據中國新聞網消息,“他們(日本)自己面臨嚴重的稻米短缺,卻不接受我們的大米。我們會給他們發送信函,我們希望未來多年繼續與他們保持貿易伙伴關系。”日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發文,威脅將對日本征收新關稅,理由是日本拒絕接受美國出口的大米。目前,日美關稅談判尚無具體進展,汽車關稅等問題成為焦點。日本方面一直尋求豁免美方所征的25%汽車關稅,美方則表示無意讓步。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7月1日回應稱,“不會在日美關稅談判中犧牲農業。”據報道,林芳正7月1日在記者會上稱,已獲悉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的發言,對個別發言不做單獨評論。他補充說,“(日本政府)在今后的談判中沒有犧牲農業的打算。為了保護應該保護的事物,爭取對我國來說最大程度的利益,整個政府將齊心協力全力集中到談判中去。”報道稱,熟悉談判的日本消息人士透露,美方此前從未在談判中提及關于大米的事宜。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嚷嚷大米,絕不是因為他突然關心美國農民吃飯問題。這是他演給兩撥人看的一場戲。第一撥觀眾,是美國國內的人,特別是那些種地的農民和住在農業州的選民。這話喊出來,美國農民聽著解氣,覺得總統在替自己出頭,好感度自然就上去了。第二撥觀眾,就是日本政府和全世界盯著美日談判的人。這是赤裸裸的“高壓戰術”,用公開威脅逼你讓步。特朗普的“大米抱怨”,核心就八個字:對內拉票,對外施壓。大米只是個由頭,是個方便他發揮的“道具”。
據知情人士透露,經過數周的談判,美日雙方達成了多項旨在打破僵局的提議,包括日本購買更多美國能源和農產品,以及為美國制造業建立新的聯合融資機制。但這些舉措都沒能改變特朗普政府減少對日貿易逆差的承諾。截至3月份的日本財年,其對日貿易逆差為630億美元。幾十年來,日本的水稻生產一直是一個備受關注的政治議題。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的“最低限度準入”協議,美國可以免關稅向日本出口部分大米,但日本對超過77萬噸限額的任何進口大米征收關稅。
大米(資料圖)
美日鬧成這樣,現在最痛心的是民主黨那群政客,拜登估計該氣炸了。拜登用了4年時間,在亞洲打造“遏華集團”,其中日本就是最大的盟友。然而,現在這么一來,一切恐怕都要泡湯。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前幾天,在日本親美派的推進下,日本剛剛啟動為“臺灣有事”而打造避難所的項目。據臺媒介紹,首座大型避難所將在2027年年底啟用。其實,日本做這么多事,目的還是想介入未來可能會有的臺海戰事。臺海局勢本來就跟日方無關,日方這么做的唯一原因:就是以此來討好美國。
除了日本以外,美國在亞洲另一盟友——韓國的態度也有所轉變。前不久,中國國家領導人同韓國總統李在明通電話。中方領導人指出,中韓是搬不走的近鄰。一個健康穩定、持續深化的中韓關系,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符合兩國人民根本利益,也有利于地區乃至世界和平穩定和發展繁榮。李在明對此表示贊同,愿同中方一道,推動雙邊睦鄰友好關系深入發展,改善和增進兩國人民之間的感情,讓韓中合作取得更多成果。
李在明(資料圖)
此次李在明上任,外界普遍認為中韓關系迎來改善,但進展到底能走多遠,依然有賴于多方力量的博弈和現實考量。對于中國,無論韓國誰執政,尹錫悅時期那樣的低谷已很難進一步惡化。李在明被認為立場較為務實,且明確知道“紅線”不可觸碰。他具備一定對華了解,這讓人們對未來的中韓合作抱有一絲理性期待。美國甚至公開表達對“中國介選”的擔憂,用意顯而易見,試圖牽制新 總統在中美之間的政策傾向。美方將密切盯防新政府在對華問題上的動向,力圖遏制中韓關系的進一步接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