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國殲-36和殲-50兩款先進的六代機正在進行密集的試飛工作,說明這兩款六代機的技術成熟、設計可靠,而且密集試飛也有助于這兩款六代機盡快實現列裝,不過目前我空軍“挑大梁”的戰斗機還是殲-20。殲-20戰斗機憑借優秀的隱身性能、先進的雷達航電和武器系統,以及作戰半徑和機動能力上的巨大優勢,是目前當之無愧的最強五代空優戰斗機!此外,殲-20戰斗機是目前全球唯一正在大規模量產的重型隱身戰斗機,殲-20的持續量產也讓外媒高度關注。
殲-20戰斗機充滿了科幻感
近日美國《軍事觀察》網站發文表示:中國成飛經過產能擴充后,殲-20戰斗機目前已經具備了年產120架的強大產能,這使得中國空軍的戰斗換裝速度進一步提升,殲-20目前已經列裝了中國空軍14個航空旅,最新換裝殲-20戰斗機的是北部戰區某航空旅。美媒稱該航空旅此前列裝的是殲-10C戰斗機,列裝殲-20戰斗機后該航空旅的戰力會迅速增強,同時美媒認為,殲-20未來的總產量會突破一千架,目前中國空軍每年列裝的殲-20數量遠遠超過美國空軍接收的F-35A數量。
殲-20機群大氣磅礴
無獨有偶,近日我國香港《南華早報》也發文表示:殲-20戰斗機的雷達航電系統正在進一步提升!港媒稱中國山東大學一個技術團隊在新型雷達材料方面取得了全新突破,這一技術突破會讓殲-20的雷達性能進一步增強。目前各國最先進的雷達都是使用氮化鎵材料制作T/R組件,而中國取得的這一全新技術突破就是讓碳化硅成為制造雷達的新型材料,使用碳化硅材料制造的雷達具有高輸出功率、高熱導效率、耐高溫等特點,這種雷達的探測距離也就更遠并且雷達的耐久性更強。
港媒相關報道
我國殲-20戰斗機一邊量產一邊升級早已經不是什么秘密,在基本型殲-20的基礎上,成飛已經發展出了搭載渦扇-15航空發動機的殲-20A、采用雙座設計的殲-20AS以及進一步優化設計的殲-20B等型號,最新升級版殲-20B實際上達到了5.5代戰斗機的技術標準。四代半的殲-10C戰斗機相比于四代的殲-10A在綜合性能上有著巨大的提升,而五代半的殲-20B面對F-22、F-35這類五代機,同樣擁有巨大的技術性能優勢,戰斗機的性能即便只領先半代,在實戰中也會起到決定性作用。
殲-20B是一款五代半戰斗機
那么我國為何在加快量產殲-20戰斗機呢?首先我空軍的規模非常大,至今還列裝有數百架殲-7、殲-8這樣的三代機以及殲-10A、殲-11A這些早期的四代機,我空軍的換裝工作比較繁重。殲-20戰斗機實現快速量產,將讓我空軍的機群更加快速地實現全面現代化。而且殲-20戰斗機的產量越大單機成本就越低,同樣后期的維護保養成本也會降低,也就是說殲-20更多、更快地列裝,反而會降低我空軍隱身戰斗機的列裝成本。當然接下來空軍版的殲-35戰斗機也會進入大規模量產階段,這兩款五代機同時量產后,我空軍隱身戰斗機機群規模將在短時間內迅速擴大。
殲-20是全球唯一正在大規模量產的重型五代隱身機
其次,搭載渦扇-15航空發動機并且進一步優化升級的殲-20B型戰斗機,已經成為了一個沒有短板的“六邊形戰士”,殲-20B不僅是面對F-22和F-35這類五代機時占據明顯的優勢,即便是面對西方所謂的六代機也完全不落下風,就像美國所謂的F-47六代戰斗機,從鴨翼設計、常規的發動機布局等特點來看,F-47最多也就算是一款五代半戰斗機,也就是說即便美國空軍未來列裝F-47戰斗機,也無法形成對殲-20B的優勢,這樣一款先進的戰斗機自然具備繼續大規模列裝的必要。
殲-20戰斗機編隊飛行
另外就是,我國國土面積廣闊,面臨的空中防務形勢比較復雜,我國西南方向、東海方向、南海方向、臺海方向等都需要部署一支強大的空軍鞏固防空實力,即便目前殲-20戰斗機的數量可能已經突破了300架成為了全球規模最大的重型五代機群,但還是遠遠不夠的,因為我國需要在多個方向同時部署大量的殲-20戰斗機,對多個方向的潛在對手形成戰力上的碾壓優勢,這都需要殲-20戰斗機的繼續大規模列裝。如果未來殲-20戰斗機的規模突破一千架,這樣我國五大戰區都可以列裝200架左右,就可以在多個方向上同時擁有巨大的空中優勢,這會全面強化我國的國土防空實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