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瑩瑩手環”和“天佑之眼”之后,上海知名公益助殘咖啡店“熊爪咖啡”的員工們最近又換上了新款國產AR眼鏡,可輔助聾啞咖啡師識別客人的講話內容,展開互動交流。從細微的無障礙咖啡店改造,到合作研發外賣接單系統,熊爪咖啡為殘疾人的工作環境創造了更多可能性,也看見了更大的就業潛力。
近日,記者從普陀區宜川路街道“十五五”規劃人民建議市民圓桌會上,聽到熊爪咖啡創始人王湉關于“通過科技創新研發輔助設備促進殘疾人就業”的建議。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人民建議征集圓桌會,我準備了很久,希望提的建議最好有落地的可能性。”王湉說,中國現有8500萬殘疾人,其中有不到1000萬人有工作。隨著高科技輔助設備的高速發展以及人工智能的崛起,我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輔助設備已經可以實現絕大部分殘疾人工作環境的無障礙。希望政府能夠大力號召企業發展輔助設備,給予助殘企業更多政策幫扶,讓更多殘疾人可以有工作機會。這位稍顯靦腆的80后,平靜地陳述門店運營經驗后,會場上出現了格外熱烈的掌聲。
熊爪咖啡創始人王湉。
早在2020年,以一只黃褐色毛茸茸的熊掌通過墻壁遞出咖啡的形象出圈,熊爪咖啡就開始邁出了助殘事業的第一步。不止于為視障、輪椅員工定制咖啡機和工作站,熊爪咖啡以更為迫切的動力購買、開發助殘輔助設備。2023年開始,門店先后與美團平臺合作,研發具有外賣訂單震動提醒功能的“瑩瑩手環”,可實現“掃碼語音播報訂單信息”的“天佑之眼”設備。兩者都以員工名字命名。
“我們為聽障員工升級了一款更輕薄、更長續航的,可提供實時語音轉文字功能的AR眼鏡,通過它幫助聾啞人看得見客人說的話。還與上海紐約大學合作,自主研發了一套回復系統,讓客人可以看得見聾啞人心里想什么。之后我們還會升級具備AI功能的2.0版本。”在王湉繪聲繪色地描述下,有與會者笑稱:“這個產品同樣適合i人,可以直接投屏回復客戶。”
熊爪咖啡員工戴上新款VR眼鏡。
近些年,熊爪咖啡特殊設計的輪椅咖啡店落地,已經培訓了許多位脊椎損傷的咖啡師。王湉想到,輔助設備不僅僅可以幫助殘疾人,也可以擴展到協助腿腳不便的銀發族。“脊椎損傷人士的家中鮮有柜子,所有東西放在地上以方便拿取,老年人同樣會面臨這樣的場景需求,無法拿取高處的物品。我們正在和一些工廠合作,研發一套可智能控制抽拉的貨架,減輕這類人群的負擔。”
長期與輔助設備企業的合作,讓王湉對國內科技助殘研發能力充滿信心。因為AR技術、定制化POS系統的支持以及完善的運營經驗,熊爪咖啡的模式已被聯合國無障礙項目(Zero Project)評為2025年度創新實踐案例,為全球無障礙就業提供了可復制的范本。“上海有天然的優質商業環境,建議上海多多引進其他省市的科技助殘輔助設備企業,成立首個助殘高科技輔助設備企業園區,在上海本地進行研發,帶動和引領全國、全球輔助設備市場”,王湉認為。
事實上,有關數字服務發展完善的建議已成為市民建言中的新關注點。在普陀區萬里街道“十五五”規劃人民建議征集圓桌會上,一名餓了么平臺代表就建議,平臺與屬地政府可以攜手打造“數字化未來社區”,如利用“碰一碰”技術打造騎手進出友好型社區,鼓勵騎手隨手拍下社區消防安全隱患、參與老年助餐配送服務等,以線上能力賦能線下治理。又如,在問卷調查中,相當多的普陀市民在醫療領域建議中對在線問診、電子病歷共享等數字化醫療手段寄予高度期盼。
普陀區宜川路街道“十五五”規劃人民建議市民圓桌會。
普陀區人民建議征集辦介紹,今年,為提升“十五五”規劃編制的科學性和民主性,普陀區在線上線下廣泛征集各界建議意見。線下,先后組織了1個區級專場、10個街鎮場次和若干個職能部門場次的市民圓桌會。線上,面向廣大市民和企業發放了專項問卷調查,目前已回收民生版問卷9527份,其中,教育、醫療、養老、就業、文體領域排在建言領域前列。下一步,普陀區將會同市相關部門認真研究,努力讓群眾的“金點子”轉化為規劃編制的“金鑰匙”。
原標題:《當熊爪咖啡員工戴上新款VR眼鏡,他建議:上海要引領全球輔助設備市場》
欄目主編:毛錦偉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車佳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