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國防部長最近公開否認了采購中國第五代戰機J-35的傳聞,但明眼人都知道,這種“辟謠”本身就很耐人尋味。
畢竟就在一年前,巴基斯坦空軍司令還信誓旦旦地說“引進殲-31的基礎已經打好”。這種前后矛盾的官方表態,恰恰暴露了巴基斯坦在夾縫中求生存的困境——既要偷偷升級軍備對抗印度,又得在西方和中國之間走鋼絲。
(圖1)
看看地圖就明白巴基斯坦的焦慮從何而來。
印度手里攥著36架法國“陣風”戰斗機(如圖1),最近還在和俄羅斯眉來眼去談蘇-57,甚至傳出要直接拿到這款隱身戰機的源代碼。
更讓巴基斯坦坐不住的是,今年初印巴邊境沖突中,中國提供的殲-10C居然在實戰中壓制了“陣風”。這個結果直接戳破了西方武器的神話,也讓巴基斯坦軍方意識到:要想不被印度甩開代差,第五代戰機已經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
但問題在于,放眼全球能買到的隱身戰機就那么幾家。美國F-35?華盛頓寧可賣給死對頭印度也不會給巴基斯坦;俄羅斯蘇-57?且不說莫斯科優先照顧印度這個金主,光是維護體系就和巴軍現有的中美混搭裝備不兼容;土耳其那個還在PPT階段的TF-X就更別提了,連發動機都得看美國人臉色。
算來算去,只剩下中國的J-35這一條路——技術成熟度有殲-20背書,后勤體系能和現有殲-10C、JF-17共享,更重要的是,中國從來不會在軍售問題上附加政治條件。
(圖2)
這就解釋了為什么國防部長要急著“辟謠”。
一方面,提前暴露軍購計劃會刺激印度加速武裝,甚至可能讓莫斯科趁機抬高蘇-57的價碼。要知道俄羅斯最近剛放出風聲,愿意向印度開放戰斗機源代碼,這等于是給印度遞刀子。
另一方面,巴基斯坦現政府畢竟是靠西方支持上臺的,如果大張旗鼓宣傳購買中國武器,白宮完全可能切斷軍事援助。去年美國國會已經威脅要制裁與中國軍工交易的國家,巴基斯坦不得不留個后手。
更深層的博弈在于,J-35(如圖2)可能成為改變游戲規則的變量。如果這筆交易最終落地,意味著中國隱身戰機首次打開海外市場,直接挑戰美國在高端武器出口上的壟斷地位。要知道連美國的鐵桿盟友都沒拿到F-35完整技術,而中國很可能對巴基斯坦提供定制化服務——就像當年梟龍戰機合作模式那樣。
這種示范效應會像多米諾骨牌,讓更多發展中國家考慮“去西方化”的國防體系。
(圖3)
當然,印度絕不會坐以待斃。有跡象表明印度正在雙管齊下:一邊催促俄羅斯提前交付蘇-57,一邊加速國產AMCA隱身戰機計劃。
但問題在于,莫斯科的軍工產能(如圖3)早就被烏克蘭戰場拖垮,而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的研發效率……看看光輝戰機折騰了三十年就知道答案。這種焦慮反過來又會推動印度向美國靠攏,最近傳出F-35談判重啟的消息就是明證。
站在中國的角度看,巴基斯坦市場既是試金石也是廣告牌。殲-20自用版已經證明了中國航空工業的實力,但要想真正躋身軍貿頂級玩家俱樂部,還需要J-35這樣的出口型號打開局面。
特別是在第六代戰機原型已經亮相的當下,甩賣“過時”的五代機既能回籠研發資金,又能構建以中國標準為核心的武器體系,這筆賬怎么算都劃算。
現在壓力全在巴基斯坦這邊。買J-35要承受美國制裁風險,不買又可能在未來十年被印度碾壓。這種兩難選擇恰恰是小國在大國博弈中的宿命——你以為是在挑選武器,其實是在站隊未來世界秩序。
目前來看,巴基斯坦的選擇已經很清晰:用官方辭令安撫西方,用實際動作擁抱中國。畢竟在生存面前,外交辭令終究只是遮羞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