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歲的陳先生(化名)
因胸悶就醫檢查時突遭心臟驟停!
一場與死神的“拉鋸戰”就此展開
一個普通的工作日,陳先生突然感到胸口發悶,持續了1小時都沒有緩解,于是他緊急趕往廈門市第三醫院就診。然而,就在醫生為他做完心電圖和血液檢查時,意外發生了——陳先生突然倒地,心臟驟停!
“患者無任何反應,立即給予胸外心臟按壓!”急診科醫護人員迅速展開搶救,并在兩分鐘內將陳先生送入急診ICU,持續胸外按壓20分鐘后,陳先生的心跳仍未恢復。
但醫生發現兩個重要體征:瞳孔沒有散大,四肢偶爾有不自主抽動。這意味著陳先生的腦功能尚未完全喪失,搶救仍有希望。
廈門市第三醫院重癥醫學科醫療團隊立即與家屬溝通,決定啟動體外心肺復蘇(ECPR)。30余分鐘后,ECMO(體外膜肺氧合)成功上機,暫時替代了陳先生的心肺功能。然而,他的心臟依然未能恢復自主跳動。
▲搶救團隊成功為陳先生置入ECMO
搶救過程中,陳先生的心律呈停搏、室顫狀態。搶救團隊判斷急性心梗是導致陳先生心跳驟停的元兇,于是立即將他(在ECMO維持生命的情況下)轉運至導管室行冠脈造影。
經過多次除顫和藥物搶救,心跳停止137分鐘后,奇跡降臨——陳先生的心臟終于重新開始自主跳動!
造影結果揭示了病情的嚴重性——陳先生的三條冠狀動脈均存在病變,其中兩條狹窄程度超過90%。醫療團隊立刻為他置入4枚支架開通血管,并同時使用主動脈內球囊反搏(IABP)輔助心臟泵血功能。
據了解,陳先生有糖尿病史且長期血糖控制不佳,已經損害到心、腦、腎等重要器官,加上30年吸煙史,多重高危因素共同誘發了這場災難性的心梗。經過后續治療和系統康復訓練,陳先生恢復了日常生活能力。
“此次成功搶救遠超常規極限。”廈門市第三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葉寶華表示,通常心跳停止超過30分鐘就會被宣布死亡,正是ECPR技術創造了這個醫學奇跡。
ECMO系統可提供高達6升/分鐘的血流量,有效維持患者重要器官的氧供,為搶救團隊贏得寶貴的救治時間窗。
那么
送醫后哪些患者適合ECPR?
ECPR與傳統心肺復蘇
(CPR)的區別是什么?
ECPR有哪些優勢?生存率是否更高?
想了解更多有關
ECPR的知識
請鎖定7月4日(周五)晚上7點
福建衛生報《大醫生開講》直播間
直播專家
吳彬
廈門市第三醫院 黨委委員 副院長 主任醫師
福建中醫藥大學急診醫學碩士生導師
國家重癥醫學專業醫療質量控制中心重癥呼吸質控組專家
中國醫藥教育協會重癥超聲分會副主任委員
福建省醫師協會重癥醫學分會常務委員
福建省中西醫結合學會重癥醫學分會常務委員
廈門市醫師協會重癥醫學分會會長
廈門市重癥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
葉寶華
廈門市第三醫院 重癥醫學科主任 主任醫師
中國醫藥教育協會真菌病專業委員會委員
福建省中醫藥學會重癥醫學分會第一屆常務委員
福建心臟重癥醫學專科聯盟副主席
福建省中西醫結合學會重癥醫學分會委員
福建省醫學會重癥醫學分會體外生命支持學組委員
廈門市醫師協會重癥醫學醫師分會第一屆常務委員
廈門市醫學會重癥醫學分會委員
廈門市同安區第八批拔尖人才
吳資瑤
廈門市第三醫院 重癥醫學科 主治醫師
廈門市第三醫院重癥醫學科 ECMO團隊核心成員
廈門市醫師協會重癥醫學分會總干事
福建中醫藥學會重癥醫學分會青年委員
環太湖創傷聯盟青年委員
關于體外心肺復蘇
你有什么想了解的問題?
加入衛生報心臟健康交流群
一起來問醫生
活動組織
主辦單位:福建衛生報、福建日報·新福建客戶端
支持單位: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現在刷到我們全憑緣分
大家記得設置星標
關注精彩內容不迷路~
福建衛生報全媒體記者:梁睿
編輯:李子
審核:黃美輝、劉碧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