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有云:“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老祖宗早就點明,吃飯這件看似尋常的小事,實則與人生大事緊密相連。國學大師梁實秋也在《雅舍談吃》里寫過,“生命有限,吃一頓就少一頓,每一餐都不能辜負”。
一日三餐,粗茶淡飯,在這日復一日的飲食間,藏著夫妻關系最真實的模樣。俗話說:“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而夫妻之間能不能相伴到老,從 “吃飯” 這件事上,就能瞧出個大概。
一、愿意為對方下廚的夫妻,日子過得有溫度
老話常說:“要想抓住一個人的心,先抓住他的胃?!?這話雖然聽著俗,但仔細琢磨,卻滿是生活的智慧。那些愿意為對方洗手作羹湯的夫妻,心里裝的都是對彼此的愛意。清晨早起,為對方煎個金黃的雞蛋,煮一碗熱氣騰騰的粥;忙碌一天后,系上圍裙,在廚房叮叮當當地忙活,只為做上幾道對方愛吃的菜。
汪曾祺先生在《做飯》里寫:“愿意做菜給別人吃的人是比較不自私的?!?夫妻之間,愿意花費時間和精力為對方下廚,不正是這份不自私的愛嗎?哪怕手藝不夠精湛,飯菜不夠美味,但那份心意,足以溫暖人心。這樣的夫妻,在一粥一飯間傳遞著愛意,日子自然過得有滋有味,也更經得起歲月的打磨。
二、吃飯時愿意傾聽的夫妻,感情更深厚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吃飯不僅是滿足口腹之欲,更是夫妻交流的好時機。有的夫妻,吃飯時各玩各的手機,沉默不語;而有的夫妻,卻能一邊吃飯,一邊分享一天的見聞和感受。愿意在吃飯時認真傾聽對方說話的夫妻,是在用心經營感情。
就像楊絳和錢鐘書,他們在生活中相互陪伴,吃飯時也總有說不完的話。楊絳曾回憶,兩人在牛津求學時,常常一起做飯,吃飯時分享讀書心得和生活趣事。傾聽,是對對方的尊重,也是感情的粘合劑。夫妻之間,愿意在餐桌上耐心傾聽,把對方的話放在心上,感情自然會越來越深厚,攜手走過漫長歲月。
三、面對吃飯分歧能包容的夫妻,更能長久相守
“牙齒和舌頭還有打架的時候。” 夫妻之間,在吃飯這件事上難免會有分歧,口味不同、飲食習慣不一樣,這些都是常有的事。有的夫妻,為了一頓飯的選擇爭得面紅耳赤;而有的夫妻,卻能相互包容,你想吃辣的,我陪你;我想吃清淡的,你依我。
包容,是夫妻相處的智慧。就像《浮生六記》里的沈復和蕓娘,他們在生活中相互體諒,面對飲食上的差異,也能彼此遷就。懂得包容的夫妻,不會因為一頓飯的小事傷了和氣,而是在相互理解中,讓感情更加穩固。這樣的夫妻,才能在生活的風風雨雨中,攜手相伴,白頭到老。
一日三餐,看似平常,卻藏著夫妻相處的真諦。愿意為對方下廚、吃飯時愿意傾聽、面對分歧能包容,做到這幾點的夫妻,往往更能相伴到老。在這充滿煙火氣的飯桌上,愿每一對夫妻都能吃出幸福,吃出長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