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布拉德·皮特主演的體育題材動作片《F1:狂飆飛車》上映后大獲好評,票房飆升,一舉成為好萊塢疫情之后最賣座的原創電影之一。
“比賽奪冠后開香檳是F1賽事的傳統,如今蘋果公司也要這般慶祝了”,外媒評論稱,由蘋果流媒體公司投拍的好萊塢大片《F1:狂飆飛車》自上映以來票房大賣,已成為該公司歷史上最賣座的電影,目前已考慮投拍續集。
此外還有報道稱蘋果公司為更好地推廣《F1:狂飆飛車》電影,正考慮成立自己的電影發行部門。
蘋果在 2019 年宣布進入原創視頻內容領域,推出了 Apple TV + 服務,將其定位為高質量原創節目的精選平臺。
公司先后投資數十億美元制作電影和電視劇,邀請包括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Leonardo DiCaprio)、羅伯特?德尼羅(Robert De Niro)、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和凱特?布蘭切特(Cate Blanchett)等明星加盟。
蘋果公司為制作《F1:狂飆飛車》電影,斥資將近 2.5 億美元(現匯率約合 17.93 億元人民幣),讓其成為公司迄今為止最昂貴的電影項目。
布拉德?皮特在電影中扮演一位回歸賽場的老年方程式 1 賽車手,消息稱他的片酬超過了通常為一線演員預留的 2000 萬美元基準,并且如果電影表現出色,他還將獲得電影后端利潤的一部分。
蘋果并未直接處理《F1》的電影發行,而是由華納兄弟影業公司根據收入分成協議負責電影的全球發行。一位熟悉協議的人士表示,華納的票房收入份額隨總票房銷售比例增加。
消息稱蘋果考慮建立自己的電影發行部門,但截至目前,公司仍然依賴外部合作伙伴進行廣泛的影院發行,這限制了蘋果控制上映時間、廣告開支和影院分配的能力。
根據BoxOfficeMojo網站統計,《F1:狂飆飛車》上映至今收獲了6395萬美元北美票房,全球票房達1.53億美元,“盡管該片的制作成本高達2.5億美元,可能需要‘繞賽道跑幾圈’才能盈利,但這一開畫票房對于原創大片來說,已經足夠令人鼓舞”。該片在中國內地票房也已突破1億元,其在豆瓣保持8.5分的高評分,也是今年好萊塢院線電影中評分最高的電影之一。
《F1:狂飆飛車》講述了皮特飾演的退役車手桑尼·海耶斯,多年后重歸F1賽場,通過豐富的經驗助力墊底車隊和新人車手奪冠。為了打造身臨其境的F1觀感,導演約瑟夫·科辛斯基不僅使用IMAX巨幕攝影制式,在“銀石”等F1賽道上實景拍攝,還力邀7屆F1世界冠軍漢密爾頓擔任制片和友情客串,再加上配樂大師漢斯·季默的澎湃音樂,保證影片的視聽效果和專業性。
“我相信,即使特效再精湛,觀眾們的直覺還是希望感受到真實的存在。實景拍攝具有特別的質感,它是有靈魂的。”約瑟夫·科辛斯基表示。“顯然,拍攝F1駕駛的難度與拍攝戰斗機鏡頭截然不同。而且,拍攝電影時,我們更進了一步,因為演員們多數時候親自駕駛賽車。你能看到他們在彎道中與方向盤角力、承受真實重力加速度。他們不是在表演,而是在真實駕駛,這種真實感帶給觀眾的觀影體驗是攝影棚或特技駕駛無法比擬的。”
劇組在真實的F1大獎賽周末期間完成攝制,足跡遍及英國銀石賽道、邁阿密賽道、拉斯維加斯賽道及阿布扎比賽道等標志性賽車場,與梅賽德斯、紅牛等現役車隊同場競技,力求呈現沉浸式競速體驗,感受風馳電掣間的熱血與心跳。主演布拉德·皮特與戴姆森·伊德瑞斯為呈現更真實的賽車駕駛畫面,在電影開拍前進行了長達數月的專業駕駛特訓。
據悉,部分賽道鏡頭由車頂搭載了大型電動搖臂的梅賽德斯GLE 63S攝影車進行拍攝。這套陀螺穩定云臺系統可實現360度水平旋轉和俯仰調節,使攝制組能夠捕捉移動目標的高速動態追蹤鏡頭。
《F1:狂飆飛車》在爛番茄網站獲得83%的媒體新鮮度和97%的觀眾爆米花指數,Metacritic網站的英美主流媒體也打出68分。《華盛頓郵報》毫不掩飾地夸贊:影片讓觀眾感到幸福,當電影的轟鳴聲響起時,主角身上的熱情能量也隨之閃耀和流淌。“銀幕咆哮”網站認為,“這是一部F1賽事的超長宣傳片,但也是一部好電影”。英國《衛報》認為,“影片中有相當多的男子氣概,但導演很好地將其融入有趣的電影中。”
《好萊塢報道者》稱,影片中是有些夸張元素,但并不比真實賽事更具戲劇性。《綜藝》稱,影片讓人興奮、腎上腺素攀升,但看完又有些空虛。而在《華爾街日報》看來,《F1:狂飆飛車》的劇情還是有些套路化:“是一個有趣、令人興奮,但也是可以預測情節發展的爆米花作品。”
綜合環球網;IT之家;variety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