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今年6月14日起至27日再率大九學堂的青年赴大陸交流,出席第17屆海峽論壇和甘肅的公祭伏羲大典。這是他第四次訪問大陸。
如何理解他這些年來訪問大陸的意義?
首先呢,就在臺灣島內臺獨傾向日囂塵上之際,馬英九帶著青年學子到大陸尋找中華文化的根苗,這是值得我們高度肯定的義舉。
馬英九基金還邀請大陸學生到臺灣去,也可以很好把大陸的中華文化力量帶過去。
其次,馬英九在敦煌訪問的時候,發表關于和平民主統一論的論調,尤其強調統一必須和平,和平必須民主,民主必須尊重臺灣的民意。
很多人也都剖析馬英九其實陷入了一種幻想,就是沒有認清島內臺獨實力猖獗的現狀,沒有認識到對待勾結美日帝國主義的臺獨分子不能手軟,沒有認識到同臺獨進行徹底斗爭的必要性。
所以馬英九陷入了幻想,這種幻想就像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期間第三條道路的民主黨派希望國共和平建設國家一樣,在當時國民黨蔣介石一心要繳共、視共如匪的情況下,和平在當時只能淪為斗爭的工具和手段。國民黨利用和平來運送兵力,而共產黨利用和平來揭穿國民黨假和平假民主的本質。
所以在這種臺灣隨時可能獨立、已經淪為美國遏制中國發展的航空母艦的情況下,放棄武力、放棄斗爭無異于自斷前程,自毀國家統一大業。統一尚不能實現,和平和民主都是虛談。
從階級角度分析,馬英九是代表臺灣中產階級的,希望和平和民主,是好事,但是不能放棄斗爭是底線。
當年由于他執行不統一不獨立不武力的三不政策,做政治泥鰍,誰都不得罪,結果兩岸錯過了最佳的和平統一時機,乃至為后來臺獨日囂塵上,連九二共識都難保。
臺灣著名歷史學者、議員李敖曾經批評馬英九適合去演戲,唱粉臉,夾著懶蛋,到處跑,不能做事,不敢擔當,其實就是缺乏政治勇氣,試圖騎墻與共產黨與民進黨之間,哪里有什么好果子吃。
其實馬英九,最適合的官,就是文化部長。
不過,馬英九的楷書的確還可以,這一點是值得肯定的。
(全文完)
了解變局,了解時代,關注我們
頁底留言功能已開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