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殘門銹鎖
大唐有個凌煙閣,里面有二十四位功臣,代表著他們跟隨李世民打下唐宮天下。
朱元璋也有樣學樣,在雞籠山上也建造了一座功臣廟。
朱元璋要按照功勞大小,將他們的石像樹立在這里,要他們和大明善始善終。
在朱元璋最初的規劃里面,這里面要住進很多人,可是后老的后來,因為謀反的,因為誣告的,因為連坐的,都被除名了。
最后這座功臣廟,只留下了21座石像。
這21個人中,讓我最佩服和最惋惜的人,是排在第七位的胡大海。
胡大海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
大概是一個見之不忘的人,他是農民出身,長得人高馬大,面龐黝黑,將鐵血熱血寫在頭頂上。
當朱元璋占領滁州后,李善長等人先后投靠。此時的胡大海已經在朱元璋軍中。
按照這個時間節點,胡大海在朱元璋還沒有顯露王霸之氣之前,就已經投靠了朱元璋。
在朱元璋回憶老兄弟的記載里,唯有兩個人讓朱元璋一見語合,一個是老鄉徐達,一個是胡大海。
朱元璋對于胡大海的信重,是左翼統軍是徐達,而右翼統軍是胡大海。
想當年,胡大海是朱元璋的宿衛,朱元璋將自己的安全送到了胡大海手中。
胡大海打起仗來,就是一個勇。胡大海還有一個優點,就是慧。
是胡大海的慧眼識珠,將劉伯溫等浙東四名士推薦給了朱元璋。
就連朱元璋奉為圭臬的九個字,都是胡大海推薦的朱升所說。
朱升見到朱元璋,為他提出九字方針,“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
朱元璋前期的功績,胡大海首屈一指。
可是這么好的胡大海,有一個拎不清的兒子胡三舍。
彼時胡大海為朱元璋駐守六處府衙,為朱元璋提供了大量的金銀賦稅。
而彼時李善長為了加強軍事實力,要求朱元璋整頓軍紀,以此來固守人心。
朱元璋下令不準燒殺搶掠,不許喝酒打架。
胡大海在前方征討紹興,長子胡三舍留守在婺洲,為了掙錢,胡三舍公開釀酒賣錢給士兵。
這件事被朱元璋知道,將胡三舍抓到南京,以軍紀誅殺胡三舍。
眾人紛紛勸阻,這不是誅心胡大海,人家在前方給你賣命,你在后方殺人家兒子?
可是朱元璋鐵了心,為了整頓軍紀,胡三舍必須殺。而且是朱元璋親手殺的,并且厚葬胡三舍。
朱元璋這一筆,卻有奇效。軍法開始嚴明。
而胡大海也沒有造反,反而更加治軍嚴明。
為了教導兒子,胡大海將次子胡關住帶在身邊。
在胡大海收復桐廬的時候,三位將軍主動投降,多年后,這三位投降的將領造反,發動兵變,殺死了胡大海,同時為了救父親,胡關住也送了命。
這一場早有預謀的造反,胡大海被殺,胡關住被殺,胡大海的副將耿再成被殺。
朱元璋失去了好兄弟,好部下,以及一大片地盤。
胡大海死了,子嗣也絕了。
胡大海死后,送葬之人眾多。在百姓和士兵心中,記得一個黑塔一樣雄偉的將軍,他帶領的士兵不會壞百姓的農田,幫助百姓修葺家宅。而這些人能做的,就是一片縞素,一聲痛哭。
多年后,胡大海的義子胡德濟在徐達帳下犯錯,徐達將胡德濟送到朱元璋面前,朱元璋想起胡大海,還是留下胡德濟一命。
為什么后人鮮有人知胡大海,因為他死的太早了,在大明朝還沒有建立,胡大海就為了心中的信念,和朱元璋的天下,戰死沙場。
胡大海這樣的猛將,亂世中太多了,可是心有猛虎細嗅薔薇的男人,胡大海在大明,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
胡大海在兒子死后,給朱元璋的答卷,是:不亂殺人,不掠婦女,不焚廬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