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姚馬徑張,銀子好打墻"這句老話說的就是寧波童家村。
這個古村后天將迎來旅游旺季,游客可實地感受千年家訓的魅力。童家村位于寧波江北區莊橋街道。唐初建村至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
村里現存7處文保建筑,包括兩座院士故居。清光緒年間形成的"童市街"曾是浙東商貿中心。
每月逢單日開市,四鄰八鄉的商販都會聚集于此。貨船往來,人聲鼎沸。
童氏宗祠內高懸"以仁厚立心,以孝悌律行"的祖訓。
這條家訓自北宋慶歷五年延續至今,成為童家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一村走出兩位院士堪稱奇跡。
生物化學家童坦君和電子信息專家童志鵬的故居保存完好。
磚雕木刻間依稀可見少年勤學的身影。童善長創辦的"童涵春堂"藥號名震滬上。
這位藥商巨賈致富后不忘桑梓,出資興建私塾、修橋鋪路,造福鄉里。三座清代石橋橫跨村河。
龍江橋、毓秀橋、鎮宅橋歷經百年風雨,見證著童家村的興衰變遷。橋下流水潺潺,仿佛在訴說往事。
村里保存著罕見的磚雕臺門。八仙過海、白鶴展翅等圖案栩栩如生,工藝之精令人嘆服。這樣的建筑在浙東地區已不多見。
童家村近年獲評"寧波水美村莊"等稱號。村里投入1100萬元進行環境整治,古村風貌已初現雛形。
"環境分紅"機制是村里的創新之舉。將環境衛生與村民福利掛鉤,有效提升了治理水平。這種做法值得其他鄉村借鑒。
漫步青石板路,空氣中飄著魚干臘肉的香氣。村民在自家門前曬著干貨,過著悠閑的田園生活。
后天起,游客可乘坐806路公交直達童家村。
自駕游客導航"莊橋童家村"即可,村里提供免費停車。專家建議將院士故居申報文保單位。這些建筑不僅具有歷史價值,更是激勵后人的精神坐標。
千年家訓如何助力鄉村振興?
童家村的經驗告訴我們:厚德載物,方能行穩致遠。這個道理放之四海而皆準。村里保留著原始榨油作坊。
看著那些斑駁的老物件,仿佛能聞到當年桐油飄香的盛況。
童市老街的商鋪大多已歇業。但那些褪色的招牌和老柜臺,仍在訴說著往日的繁華。要不要恢復部分老字號?
值得思考。游客可在村里品嘗地道農家菜。咸齏黃魚、雪菜炒筍等特色菜肴,用的都是本地新鮮食材。
建議游玩時間半天左右。周邊還有馬徑古村、莊橋老街等景點,可以組合成一日游線路。童家村的成功絕非偶然。
從商賈云集到院士輩出,靠的正是代代相傳的家風熏陶。這種文化基因才是最寶貴的財富。
特別提醒:古建筑內請勿觸摸展品。保護文物,人人有責。讓我們共同守護這份歷史饋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