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春 通訊員 毛佳雯
7月3日,在2025年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志愿服務項目大賽決賽中,由鄞州區公安分局“Madam來了”志愿團發起的“心芽破繭”未成年人矛盾干預與成長賦能志愿服務項目脫穎而出,榮獲銀獎獎項。該項目以創新機制和顯著成效,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與社會和諧構建提供了可推廣的實踐范本,贏得評委與觀眾一致贊譽。
決賽現場,項目代表、鄞州區公安分局民警張錦瓊通過一則真實案例切入,揭示未成年人矛盾干預的迫切性:兩名學生因沖突引發家庭對立,傳統警務處理方式難以化解深層矛盾。她指出,“心芽破繭”項目突破單一警務模式局限,構建“預防-干預-修復”標準化服務體系,為未成年人成長護航。項目自2024年啟動以來,已成功干預矛盾事件33起,高危矛盾復發率降低76%,惠及家庭30余戶,成效顯著。
預防體系筑牢“防火墻”。項目依托基層一線派出所、婦聯等資源,集結民輔警、律師、教師、心理咨詢師等巾幗志愿者57人,通過“主題課程表”送課服務、情景劇模擬法庭、線上普法專欄等多元形式,覆蓋全市未成年人及其家庭。此外,“陽光援助”熱線與“Madam開講”專欄持續輸送法治教育,筑牢矛盾預防根基。
干預體系突破“障礙圈”。首創“警務社工+專業力量”聯動模式:校內設立小分隊,采用“隔離破除法”第一時間還原事件、疏導情緒;矛盾升級時,律師團隊介入解讀責任與法律后果;心理咨詢師跟蹤介入心理健康維護;同時招募青少年志愿者作為“朋輩疏導員”,以同齡人視角化解沖突,形成多維干預網絡。
修復體系織就“賦能網”。項目創新“家庭賦能”計劃,開設“智慧父母課堂”與“親子共學營”,提升監護能力;聯合學校共建“警務社工站”,定期風險排查;社區設立“青少年心靈驛站”提供常態化服務;更聯合社區、學校建立“成長記錄”檔案,跟蹤矛盾化解后的行為表現,實現長效賦能。
項目成果引發社會廣泛關注,獲法治日報、平安時報、寧波日報等媒體報道。團隊核心成員更受邀參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她X數字未來”創造營,助力未成年人數字化成長。大賽評委高度評價該項目:“以志愿服務為紐帶,整合多方資源,將矛盾化解轉化為成長契機,兼具創新性與社會價值。”
賽后,“Madam來了”志愿團團長董黎娜表示,團隊將持續優化服務機制,擴大覆蓋面,讓更多“心芽”破繭成長,為社會和諧注入溫暖力量。
此次獲獎標志著“心芽破繭”項目在未成年人矛盾干預領域的示范效應進一步凸顯,其以志愿服務激活社會共治的實踐,正為新時代青少年保護書寫新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