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10天山東的天要“變戲法”了,種地的時間表得跟著調。大氣環流像接力賽似的換了節奏,黃淮上空的低槽成了“雨水召集員”。
副高卻像個倒扣的大碗扣在山東大部分地方,把水汽壓得升不起來。
7月5日-11日,內陸地區日頭毒得很,35℃以上高溫要持續好些天。副高的下沉氣流會把氣溫“烤”到37℃以上,空氣濕度50%,體感40℃跟蒸桑拿似的。
大日頭底下,玉米、大豆這些莊稼葉子都要卷成煙卷了,得趕緊想辦法防曬。午后地面曬得滾燙,熱空氣往上沖,遇到高空涼氣容易攢出短時雷雨。
這種“熱雷雨”來得急走得快,別等雨來了才慌神,田里溝渠得提前疏通。
魯西北的老鄉注意了,未來幾天累計降水量80-100毫米,暴雨要來了。暴雨相當于每平方米地面接80升水,洼地的莊稼可經不起這么泡,排水渠得加寬加深。
魯中半島能落20-40毫米中雨,墑情剛好給玉米拔節期補補水,但別讓積水漚了根。魯東南部分地區可能沒什么雨,地里旱得厲害,得抓緊抽水灌溉,別等苗子蔫了才動手。為啥魯西北雨多?
那邊地形像個“臺階”,暖濕氣流爬坡時容易“出汗”,雨就下得猛。老輩人看云識天氣的土辦法有道理,但現在還得盯著天氣預報,雙保險更穩當。
大棚種植的老鄉,不管是防高溫還是防短時雷雨,棚架子都得再扎牢些,別讓大風掀了頂。養牲口的農戶,圈舍得通風降溫,水槽里的水要常換,別讓牲畜中暑。
我個人覺得,這天氣就像一場大考,早準備的人才能少減產。天氣預報有不確定性,副高位置要是變了,雨量也會跟著變,得多留個心眼。現在該干啥?
內陸趕緊給莊稼鋪秸稈防曬,魯西北連夜挖溝排水,都別拖延。
拿不準的地方,問問村里的農技員,或者看看當地農業部門的指導,別自己悶頭干。關注我們網易號,后續天氣變化和更多農事技巧會及時更新,幫你把損失降到最低。農時不等人,天氣再難也別怕,提前謀劃、動手勤快,地里收成全看這股子準備勁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