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最新披露,朝鮮計劃向俄羅斯增派2.5萬至3萬名精銳士兵,這將是繼去年秘密派遣1.1萬名士兵后的又一次大規模軍事支援。若消息屬實,朝鮮在俄總兵力將接近5萬人,相當于兩個齊裝滿員的俄軍集團軍規模。
美媒獲得的衛星圖像顯示,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軍港近期異常繁忙,多艘懸掛朝鮮國旗的運輸艦頻繁出入。與此同時,俄遠東鐵路網出現大規模軍事運輸調度,列車車廂全部采用防偵察的封閉式設計。
值得玩味的是,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在6月底突然視察了部署在朝俄邊境的第11特種作戰軍,這支部隊以擅長敵后滲透著稱。
軍事觀察家注意到,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在過去半年內三次密訪平壤,最近一次是在7月初。據韓國國家情報院透露,紹伊古此行攜帶了普京的親筆信,內容涉及"擴大軍事合作的具體方案"。首爾方面相信,朝方可能獲得了包括衛星技術、核潛艇設計圖紙等敏感軍事技術作為回報。
關于朝鮮軍隊的實戰能力,戰場反饋出人意料。俄軍總參謀部內部評估報告顯示,首批赴俄的朝鮮部隊主要承擔哈爾科夫方向的防御任務,其表現遠超預期。報告特別提到:"朝軍單兵素質優于合同制俄軍,尤其在夜戰和城市巷戰中展現出驚人韌性。"
烏克蘭第92突擊旅的一名軍官向筆者透露:"這些亞洲面孔的士兵完全不同——他們幾乎不依賴通訊設備,靠手勢和哨音就能完成復雜戰術配合。"最令烏軍頭疼的是朝軍對傷亡的承受力,"即便損失70%兵力仍會死守陣地"。
多方情報顯示,俄軍正在頓涅茨克州戰略要地波克羅夫斯克(紅軍城)周邊集結重兵。衛星影像分析確認,該區域已聚集超過11萬部隊、400余輛坦克和200多門重型火炮。軍事專家普遍認為,這里將成為俄軍夏季攻勢的主攻方向。
"朝鮮增援恰逢其時。"前英國陸軍情報官員菲利普·英格拉姆分析稱,"3萬生力軍足以接替俄軍承擔次要戰線防御,使俄主力部隊能集中力量突破紅軍城防線。"值得注意的是,朝軍工程部隊已在庫爾斯克州修建了模擬烏克蘭城鎮的訓練基地,針對性演練巷戰戰術。
將數萬部隊從朝鮮投送至東歐戰場堪稱現代軍事后勤的奇跡。烏克蘭情報顯示,俄軍建立了多層次的運輸體系:精銳輕步兵通過伊爾-76運輸機空運至莫斯科郊區基地;重裝備通過海運經北極航線抵達摩爾曼斯克;普通步兵則偽裝成"勞務輸出人員",乘坐封閉列車經西伯利亞大鐵路輸送。
據悉,朝軍部隊會在西伯利亞的森林訓練營接受2-3周適應性訓練,學習操作俄制裝備和無人機戰術。
朝鮮大規模派兵將國際社會置于尷尬境地。聯合國安理會決議明確禁止朝鮮對外軍事合作,但作為常任理事國的俄羅斯擁有否決權。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表示正在"評估制裁方案",但分析人士認為實質性措施有限。
從戰略層面看,朝俄軍事合作形成獨特的互補關系。俄羅斯擁有朝鮮急需的糧食、能源和技術,朝鮮則提供俄羅斯短缺的彈藥和兵源。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測算,朝鮮已向俄輸送超過200萬發炮彈,足夠俄軍高強度使用5個月。
"這是金正恩的豪賭。"首爾國民大學朝鮮問題專家安德烈·蘭科夫認為,"用士兵生命換取國家發展機遇——如果俄方戰后兌現承諾,朝鮮可能獲得遠東港口使用權、能源管道和軍事技術轉讓。"
朝俄軍事同盟的影響遠超烏克蘭戰場。日本防衛省已加強北方領土警戒,韓國則加速部署"殺傷鏈"先發制人系統。更深遠的影響在于,這可能開創"專制國家軍事互助"的先例,伊朗、敘利亞等國后續動作值得關注。
對于深陷俄烏戰場的普京和謀求突破封鎖的金正恩而言,這場交易的政治收益或許遠超軍事代價。隨著數萬朝鮮士兵踏上歐洲土地,21世紀最特殊的同盟關系正在鮮血中淬煉成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