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以伊之間的這場“12日戰爭”落下帷幕,很多人都還對沖突的起因結果,百思不得其解。
其實沖突爆發的導火索,就是特拉維夫襲擊了德黑蘭的核設施,而爆發過程最高潮的橋段,也是美國出動B2為以色列出頭,繼續轟炸核設施的舉動。
由此可見,德黑蘭的核設施,才是這場大龍鳳的“始作俑者”。
(國外媒體報道的B2打擊效果圖)
那么問題來了,不說美國這么做已經觸犯了國際法,也不說伊朗到底有沒有秘密進行核武實驗。就算他們有的話,也只可能是秘密進行。
美國到底是如何掌握這些絕密級核設施的具體位置呢?是不是無論伊朗怎么做,都逃不過他們的眼睛呢?
答案或許很扎心,是的。而且不只是伊朗,除了現在已經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外,可以說全世界幾乎任何一個國家的核設施,都逃不過美國的眼睛,
當然,它們同時也逃不過聯合國五常任何一個國家的眼睛,因為只要你想造核彈,你就會留下這三個蛛絲馬跡。
(核爆威力驚人)
核材料的進口
第一個痕跡,大量核原料的進口。
原因很簡單,要想制造核武器,就必須進口核原料。而核原料在這個世界上的用處,雖然遍布工業生產(如銥-192等用于工業探傷,檢測金屬材料內部缺陷;放射性同位素用于石油測井,分析地層結構)、醫學設備制造(如用于醫學影像、放射治療)等多個方面,但核心用途幾乎只有兩個,一個是能源生產,另一個是生產核武器。
(危險的核原料)
因為除了這兩個領域以外,其他的用途對于核原料的需求用量相對較小,有且只有能源供應以及核武制造,會涉及大量的核原料的采購。
而在全世界范圍來看,核電站的數量就擺在那里,幾乎所有國家都心知肚明。心知肚明之下,自然也能夠計算得出,一個國家在能源生產方面所需要的核原料大致數量。
那么,一個國家進口的核原料如果超出了這個數量的話,國際社會自然有理由覺得,它是在秘密研究生產核武。
(核原料)
特殊核設施
第二個痕跡是特殊核設施的建設。
制造核武器并非簡單的原料堆積,它需要一系列高度專業化和特殊化的設施。
就比如鈾濃縮設施。鈾是制造核武器的重要原料之一,但天然鈾中可用于核反應的鈾235含量極低,僅約 0.7%。
所以必須人工提煉,而人工要將鈾235的濃度提升到可用于核武器的水平,就必須依靠離心機這樣的鈾濃縮設施。
而一個大規模的鈾濃縮工廠又需要數千甚至上萬臺離心機同時運轉。這樣的一番大場面,很難逃過國際衛星偵察和情報收集系統的眼睛。
(核設施的特征非常明顯)
而除了離心機以外,生產核武器,還要依靠重水反應堆。
這玩意主要是用于生產钚239,這是钚最重要的同位素,在核武器中運用極為廣泛。
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國家如果突然開始建設重水反應堆,或者對現有的反應堆進行大規模改造,那么基本就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生產核武。
(重水反應堆)
當然,看到這里,或許有人會說,重水反應堆在核電站領域的應用也極為廣泛,不能完全以此作為證據。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核電站和核武器的工作要求不同,所以兩者的重水反應堆在設計和運行參數上存在顯著差異。
核電站在設計時更注重能源轉換效率和安全性,在反應堆功率、燃料循環方式等方面都有嚴格的標準和規范,以實現長期穩定、經濟的能源供應。
(伊朗重水反應堆被襲擊后的場景)
而用于生產核武器的重水反應堆,則會根據钚生產的需求進行特殊設計,在運行過程中,會產生一些獨特的物理和化學特征,痕跡相當明顯。
而且這些設施,有一個算一個,幾乎每個都是耗電大戶,一經使用,耗電量會大幅上升,遠超普通工業水平。
那么外國情報機構完全可以通過分析一個國家的電力消耗數據,推測它是否是在生產核武。
(核設施高度耗電)
更何況,生產核武器需要大量核技術人才。
如果一個國家突然出現大量核技術人才聚集,且無法給出合理的科研或能源項目解釋,那么它正在制造核武基本就是板上釘釘的事。
核試驗的動靜
第三個痕跡,核試驗的動靜。
雖然現在五常的科技發展水平已經可以不用經過核試驗,就能推斷自身核武器威力。
但其他正在研發核武的國家顯然沒有這樣的水平,它們一旦造出樣本,勢必將進行一系列實驗演練。
可偏偏核武器這玩意一經實驗,立馬就會造成“山崩地裂”的效果,想要不引人注意,都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美國當年的核試驗)
就比如,1998年,巴基斯坦進行了一系列的核武器相關試驗。
巴基斯坦核試驗期間,地面出現輕微的隆起或凹陷,這些隆起或凹陷的水平破壞力暫且達不到劇烈地震的水平,更像是核武器試驗所致。
再加上國際社會對巴基斯坦的多處秘密調查,發現了大量疑似核武器生產設施,以及用電量異常、大量核人才聚集等情況,國際上由此得出巴基斯坦正在制造核武器的結論,后來巴基斯坦果然官宣擁核。
(巴基斯坦已經擁有了核武器)
大國專屬的奢侈品
從以上這些蛛絲馬跡來看,一個國家想要秘密制造核武器,并瞞過五常,簡直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務。
在歷史上,除了以色列、印度和巴基斯坦由于國際政治變動成功擁有這一毀滅性大殺器外,韓國、伊拉克、敘利亞等國都曾涉足這一領域,南非最終甚至還成功地造出了核武。
(烏克蘭拆解核導彈)
但這些國家都由于國際社會的壓力不了了之,就連南非也被迫拆除了自己的核彈。
由此可見,核武器在現在,還仍然是只有大國才能玩得轉的奢侈品。
參考資料: 1、中科院物理所《為啥這么多國家造不出核武?真正抑制核擴散的是這個步驟》 2、ZAKER《《核不擴散條約》:為什么核大國不允許小國擁有核武器?》 3、界面新聞《馬克龍:美襲擊伊核設施可能削弱全球核不擴散體系》
#亞太瞭望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