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2年,我國破獲的電信詐騙案件多達46.4萬起。
讓人觸目驚心的是,僅人民銀行協助攔截的涉案金額,就超過了3180億元。
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案件,背后都少不了緬北詐騙園區的身影。
如今談及緬甸,詐騙園區似乎成了繞不開的話題,大量的虛假信息以及詐騙手段對我國民眾的財產造成了嚴重的威脅。
但就大局而言,我國同緬甸之間一直保持友好關系,在眾多領域都存在廣泛合作。
兩國作為鄰國,有著深遠的歷史淵源,自古以來就有“胞波”之稱,甚至還有人認為,緬甸絕對是最害怕我國發生內亂的國家,這究竟是為何?
1
關于我國和緬甸間的交流,相關記載最早能追溯到司馬遷的《史記》:
“元狩元年(公元前一二二年),博望侯張寄使大夏, 來言居大夏時,見蜀布、工體竹杖,使問所從來日從西南身毒國,可數千里,得蜀賈人市,或聞鄧西可二千里有身毒國。”
不難看出,早在公元前二世紀,從我國巴蜀地區前往印度,就有了一條通道,好巧不巧,這條通航線便經過緬甸北部。
我國和東南亞、南亞諸國的交往,到底是不是史書上記載的那樣早呢?
負責任的講,史書所言句句屬實,長沙曾經出土戰國時期楚墓中的琉璃耳珠,便是從由印度轉輸而來的。
想要和印度實現頻繁的交流,在那個沒有航空交通的年代,和緬甸搞好關系必然是基礎。
當時漢朝國力昌盛,倘若榜上漢朝的大腿,當時緬甸地界的政權——驃國自然不亦樂乎。
四眼琉璃珠 1983年長沙市麻園嶺M1出土 長沙博物館藏
但到了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國鼎立,形勢混亂。劉備為了鞏固后方實力,對南中地區進行了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雖然和北邊的魏軍以及東邊的吳軍打得非常吃力,但蜀軍深入窮鄉僻壤,頗有些降維打擊的意思,南征進行的異常順利。
(南蠻叛亂)
此時驃國雖然并未直接參與蜀漢卷起的內亂,但畢竟他們和南中地區的叛亂勢力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不可能完美脫身。
倘若驃國偏安一隅,或許還能及時止損,可如今的他們似乎有了野心。
雖然自身的強盛和漢朝的幫扶密不可分,但擺在眼前的機會實在千載難逢,他們按耐不住內心的沖動,和蜀軍正面交鋒。
隨著孟獲一封請援信交到驃國人手中,他們派遣按戰象部隊為孟獲送去支持,大戰一觸即發。
不知驃國是太看得起自己了,還是太看不起蜀國了,驃國多線潰敗,全面崩盤,最終四處竄逃。
此后很長一段時間,中原地區仍舊遭到戰爭困擾,即便西南地區也動蕩不定,有關驃國的消息越來越少。
直到八世紀前夕,南詔從滇西地區強勢崛起,這一地方勢力的橫空出世,又加強了驃國和我國各地之間的關聯。
(三國地理位置)
此時的驃國今時不同往日,一改之前貧窮面貌,據南詔德化碑所載:“尋傳,疇壤沃饒,人物殷湊,南通渤海,西近大秦。”
驃國是如何實現逆襲的呢?
2
原來自從和中原地區的軍隊交手慘遭失利后,驃國認清現實,積極利用當地資源發展農業。
隨著農業技術的不斷提高,驃國擁有了相對穩定的經濟基礎,甚至很多地方陸陸續續出現了頗具規模的城市。
周邊越來越多的其他政權也聽說了驃國的名號,于是紛紛開始和驃國人有了往來。
原來進入公元4世紀,驃文開始使用,到了五世紀后得到了廣泛推廣,為國家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直到八世紀,中原地區終于恢復了往日的平靜,驃國國王瞅準時機,派遣王子舒難陀訪問唐朝。
舊唐書對這一事件進行了詳細的記載:“貞元十八年 公元八二年正月乙丑, 膘國王遣使悉利移來朝, 并獻其國樂十二曲與樂工三十五人。”
驃國國王十分看重此次交流,國樂規模浩大,甚至其中樂曲、樂工的記錄都細致入微,表演大獲成功,在大堂之上贏得百官喝彩。
正所謂“真誠是永遠的必殺技”,驃國和唐朝往來頻繁,關系愈發親密。
隨著不斷發展,驃國也從原來名不見經傳的小國,成為東南亞地區不容小覷的政權。
東鄰真臘,西接東天竺,東南墮和羅,南屬海,北抵南沼,地長三千里,廣五千里,是一個妥妥的繁榮富庶的國家。
即便經濟繁榮起來,但驃國似乎還是“不堪一擊”,當南詔國心生“殺意”后,向驃國發起大規模進攻,一時間驃國被打得支離破碎。
倘若不是唐朝發現南詔國的野心,并及時出手,恐怕驃國從此就要湮滅在歷史的長河之中了。
(南詔國遺址)
3
驃國被南詔國打得潰不成軍,然而南詔國又被唐朝收拾的服服帖帖,巨大的落差感讓驃國萌生了退意,既然誰都搞不過,倒不如埋頭苦干發展發展經濟。
進入宋朝,緬族在卜羅姆建立的政權——驃國逐漸走向沒落,但在另一個點法建立的蒲甘國卻實現了異軍突起,成為緬族政治中心。
(蒲甘王朝遺址)
從公元9世紀,一直到11世紀,蒲甘政權進入長達200年的巔峰時期,版圖不僅超越了曾經的驃國,甚至國王——那律陀也成為了整個緬族最受人崇敬的人物之一。
這一路走來實在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古緬甸畫作)
蒲甘立國之初,不過是一個僅僅掌管方圓200里地區的小國。
10世紀后期,蒲甘在長達一個多世紀的休養生息后,經濟社會都得到了發展。
進入11世紀,蒲甘的統治者征服了周邊勢力,建立了緬甸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
(緬甸佛塔)
正當緬族憧憬未來美好的日子時,中原地區又陷入一片混亂。
1927年,成吉思汗去世前一年,蒙古帝國對西夏發動最后一戰,成功滅亡西夏。
此時金人似乎嗅到了一絲危機,但誰也想不到,蒙古政權的目標絕不僅僅是統一北方,而是統一整個中原地區。
當蒙古帝國盯上西南地區后,蒙古鐵騎僅僅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就成功把云南地區收入囊中。
但此時元朝已經建立,像蒲甘國這類小國,必然掀不起大風浪,于是忽必烈和蒲甘國進行協商。
(忽必烈像)
可蒲甘國的表現實在出人意料,明明都是周邊的少數民族,怎么蒙古帝國就敢這么牛?
忽必烈惱羞成怒,最終1287年蒲甘城被元朝軍隊攻破。
(元緬戰爭)
中原大亂,緬甸受難,這似乎成為一種規律。元末時期,緬族趁著元朝羸弱之際,脫離了元朝政府的統治,建立了一個全新的王朝。
可隨著朱元璋率領的明朝軍隊強勢崛起,緬族人還是驚出一身冷汗。
有了相當多的前車之鑒,緬族人并未敢輕舉妄動,反而向明朝軍隊拋出橄欖枝,把曾經元朝交付的信物全部遞到明朝軍隊手中,一副“乖孩子”的模樣躍然紙上。
網圖
結語
進入當今時代,我國不在混亂,形勢穩定有序,那個任人欺凌的時代早就一去不復返。
相比之下,緬甸如今誠然面臨一系列挑戰與不穩定因素,這其中牽扯的原因復雜,不乏歷史遺留問題以及民族矛盾,留給緬甸走的路還有很長。
參考資料:
1.維普:《緬甸歷史分期探析》——《東南亞研究》CSSCI2002年第5期69-75,共7頁
2.維普:《中國—緬甸文化交流的歷史與未來》——《廣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22年第4期96-101,共6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