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 Trump’s ‘Big, Beautiful Bill’ Will Make China Great Again
2025年7月3日
德克薩斯州的太陽能電池板陣列大大提高了其太陽能容量。梅森·特林卡(Mason Trinca)《紐約時報》
你能聽到嗎——那來自東方的咆哮?那是14億中國人在嘲笑我們。
中國人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運氣如此之好:在人工智能這個耗電大時代即將到來之際,美國總統及其政黨卻決定做出人們所能想象到的最大的戰略性自殘行為之一。他們通過了一項龐大的法案,除了其他瘋狂舉動之外,它還故意削弱美國利用可再生能源發電的能力——尤其是太陽能、電池和風能。
為什么?因為他們把這些能源視為“自由派”的能源,盡管如今這些正是最快、最便宜的方式,可以增強我們的電力系統,以應對人工智能數據中心帶來的需求爆炸。
而中國正在做的,恰恰相反。實際上,北京也許以后得把7月4日定為自己的國慶日:“美國電力依賴日”。
這可不是編造的:就連沙特阿拉伯也在加倍投入太陽能,以滿足其想從西方招募的人工智能數據中心的需求,而特朗普的“宏大而美麗的法案”實際上恰恰相反。它迅速取消了公用事業規模的太陽能和風能所享有的稅收抵免,以及電動汽車的稅收抵免。這實際上確保了中國將擁有太陽能、風能、電動汽車和卡車以及自動駕駛汽車的未來。
值得慶幸的是,特朗普及其盟友確實將拜登時代的一項重要稅收抵免政策保留到了2036年,該政策面向建設其他零排放技術(例如核反應堆、水電站、地熱發電廠和電池儲能系統)的公司。問題在于,在美國建造一座核電站可能需要長達10年的時間,而且正如《紐約時報》報道的那樣,該法案對電池儲能系統稅收抵免增加了“復雜的限制”,“禁止接受者與中國等‘被禁止的外國實體’有聯系”。因此,“一些人擔心這些限制過于復雜,最終可能導致許多項目無法使用這些抵免。”
總而言之,這項糟糕的法案——國會甚至沒有獨立能源專家,甚至沒有一位科學家參加聽證會就匆匆通過——必將危及數十億美元的可再生能源投資,其中大部分投資都集中在共和黨控制的州,并可能導致數萬美國工人失業。此外,該法案還首次禁止對石油和天然氣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過量甲烷排放征收10年的費用,而甲烷排放是全球變暖的一個主要驅動因素。
所以,這項法案一下子就會讓你的家變得更熱,你的空調賬單更高,你的清潔能源工作崗位更少,美國汽車業更弱,而中國卻更幸福。這怎么可能呢?
并非如此。而美國最了解這一點的人其實是埃隆·馬斯克。馬斯克無疑是美國最偉大的制造業創新者之一——他創辦了全球領先的電動汽車、可再生火箭、電池儲能和通信衛星公司——但他卻因為與特朗普的勾結以及他領導的政府效率部對政府工作人員的反復無常的削減而失去了如此多選民的信任,這真的讓我感到難過。正因為如此,許多人無法理解馬斯克一直在向美國同胞高喊的關鍵事實:特朗普的法案“極其瘋狂且具有破壞性。它給過去的行業提供救濟,卻嚴重損害未來的行業。”
這并不復雜,而中國深知其中奧妙:從未有哪一個時代,像現在這樣,一個國家能否以可負擔的價格(并以盡可能清潔的方式)大規模發電,與它能否發展人工智能引擎之間,有著如此緊密的聯系。這些人工智能引擎在學習和生成答案的過程中消耗大量電力,而這些答案可能為我們帶來治愈疾病、發現新材料,甚至實現廉價、清潔、拯救氣候的“終極能源”——核聚變能源——所需的工具。
換句話說,一個國家能夠為人工智能模型提供多少廉價、清潔的電力,決定了它未來的經濟和軍事實力,這種聯系前所未有地緊密。
正因如此,馬斯克和許多人才會覺得特朗普和他的共和黨“邪教”所推行的能源政策“簡直瘋狂且具有破壞性”。他們拒絕了一種務實的能源戰略——“所有清潔能源盡可能快地共同發展”,包括石油、天然氣、煤炭、風能、水力、核能、太陽能、地熱、氫能——始終致力于逐步淘汰污染最重的,轉向最清潔的,這正是中國常常采取的方式。而特朗普卻選擇重創美國的可再生能源產業,這是中國從未做過的。總統甚至稱清潔能源的稅收優惠是“騙局”,表示寧愿把這些錢花在別處。這種做法堪稱“工業規模的愚蠢”。
有一句能源專家在《華爾街日報》上的評論讓我印象深刻。阿特拉斯公共政策研究機構的尼克·尼格羅說:“從能源的大局來看,這項法律將使我們的競爭力下降。十年后我們可能會回頭看這個時刻,認為這正是美國在向清潔能源轉型的關鍵時點上選擇了退縮,最終失去了轉型機會。”
然而,說實話,民主黨的激進派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特朗普和共和黨在能源政策上的荒謬做法。他們自己也沉迷于一些瘋狂幻想——仿佛我們可以徹底戒掉化石燃料,一步跨入一個清潔綠色的經濟社會,卻不去考慮用天然氣和核能等較清潔的能源作過渡,也不愿放寬審批標準來建設更多輸電線路,將沙漠中發出的清潔電力輸送到城市。
很少有美國人意識到,中國在這個領域已經遠遠領先我們,而且每天都在加速拉開差距。
來看一組數據:2000年,中國的年發電量剛剛超過1300太瓦時,而美國則接近3800太瓦時(1太瓦等于100萬兆瓦)。快進到今天,中國的年發電量已超過10,000太瓦時,而美國自2000年以來只增加了大約500太瓦時,增長率只有13%。中國早期的電力增長主要依靠新建燃煤電廠,但近年來,增長的動力來自水電、太陽能、風能和電池儲能,這些項目更容易、更便宜、更快建成,同時對氣候也更友好。
正如《金融時報》最近一篇文章所說:“中國正邁向成為全球首個‘電力國家’,越來越多的能源來自電力,經濟也越來越由清潔技術驅動。這使中國在面對貿易脫鉤和與美國日益緊張的地緣政治關系時,擁有了戰略緩沖。”
至于特朗普在任期內提出的“讓美國成為全球能源主導者”的目標,他所推動的這項法案已經讓這一目標變得不可能實現。在未來五年里,如果沒有可再生能源,就沒有能源主導地位可言。
假設你今天想單靠天然氣為新建數據中心提供額外電力。即便像美國這樣天然氣資源豐富,你也需要新建大型燃氣輪機來將天然氣轉化為電力。如果你去找主要的渦輪機制造商——GE Vernova、西門子能源、三菱電力,他們很可能會很高興給你生產一臺,但你運氣好的話,到2030年才能裝上。因為他們的訂單積壓就是這么長。而特朗普新征的鋼鐵和鋁關稅,也讓這些渦輪機的成本難以預估。
相比之下,在德州建一座配有電池儲能系統的新太陽能發電場只需18個月即可投入運行。
德州農工大學去年10月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在過去一個季度,德州在清潔能源新增裝機方面躍居全美第一,新增了2596兆瓦的公用事業級太陽能、風能和儲能容量。這是德州首次超越加州,成為全國頭號太陽能大州。”
德州能源專家道格·盧因上周也發帖稱,德州電網(ERCOT)最近報告說,該州在過去一年中新增了1萬兆瓦的發電能力——大部分來自超便宜的太陽能加電池儲能,因此可以在晚上陽光不足時持續供電。結果,德州因使用更多可再生能源和更大容量的儲能電池,電網停電的頻率也下降了。德州未來仍可以部署更多“太陽能+電池”,但在特朗普法案通過后,電價將大幅上漲,消費者將為此買單。
如果你對更高的每月電費賬單感到不滿,可以去找能源部長克里斯·賴特。他應該很清楚實際情況,但就像特朗普內閣中的其他馬屁精一樣,他似乎只是說了老板愛聽的話。賴特當然知道,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的數據,2024年美國新增發電能力中,有81%來自太陽能加儲能系統。而現在,特朗普這項愚蠢的法案將大幅削減這一比例。
這對美國人意味著什么?能源研究公司Energy Innovation 的預測(其能源建模廣受認可)顯示,特朗普削弱可再生能源產業的做法將導致到2035年美國批發電價上漲約50%,到2030年消費者每年累計能源支出將增加超過160億美元。同時,到2030年,預計將有約83萬個可再生能源崗位因此而流失或根本無法創造出來。
也正因如此,我敢肯定,沒有什么能比特朗普這項“龐大而美麗的、讓美國將電力未來拱手讓給北京”的法案,更有助于“讓中國再次強大”。
本文作者:托馬斯·L·弗里德曼是《紐約時報》外交事務專欄作家。他于1981年加入該報,并曾三次獲得普利策獎。他著有七部著作,其中包括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的《從貝魯特到耶路撒冷》。
說明:本號刊發自各方的文章,是為了獲得更全面的信息,不代表本號支持文章中的觀點。由于微信公眾號每天只能推送一次,無法即時更新,因此,本站目前在騰訊新聞發布最新的文章,每天24小時不間斷更新,請收藏以下地址(請完整復制),隨時刷新:
https://news.qq.com/omn/author/8QIf3nxc64AYuDfe4wc%3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