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文宗(Zhang Wenzong)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美國硬實力的絕對增長是否會讓它在中美力量對比中占優,仍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不過,比較確定的是特朗普正在損害美國的軟實力。
實力是考察一國國力和國際地位的重要指標,而硬實力與軟實力的構成和影響并不相同。考察實力變化不僅需要設計大量指標和參數,還需要扎實的調研和復雜的計算。同時,國家實力變化又與國際地位的變化密切相關,離不開對主要大國實力的衡量與比較。
特朗普政府推動的“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議程,正對美國實力和地位產生復雜影響。在大國競爭時代,這一變化值得中國予以關注。筆者通過觀察特朗普的政策,在此對美國的實力走勢做個把脈式診斷,所謂觀其大略也。
從冷戰后的“單極時刻”,到如今霸權秩序趨于瓦解,美國實力和地位相對下降早有定論。特朗普及共和黨民粹派提出MAGA口號,有承認美國衰落并決心振興的意涵,因此,他的施政目標首先是增強美國硬實力。
▲5月15日,特朗普與阿聯酋總統穆罕默德在美國-阿聯酋人工智能園區的建模前握手。
從經濟上看,這離不開振興制造業、增加就業機會、拓展海外市場、減輕國家債務負擔等。特朗普極端而多變的關稅政策引發全球供應鏈混亂,美國承受通脹上升、商品缺貨等負面沖擊,不過也應該看到,利用美國優勢地位和一對一談判,特朗普在經貿方面亦有所斬獲。一些國家承諾對美國商品降低關稅,考慮到地緣政治和關稅沖擊等因素,不少美國跨國公司已經或正在考慮增加在美國本土的投資。從長期看,這對美國制造業尤其是高端制造業是個推動。
從科技上看,特朗普放松對高科技企業的監管,加大對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投資并竭力開拓海外市場,這有助于美國的科技創新。美股“七姐妹”等公司持續受到資本追捧,成為美股上漲的主要動力,目前股市的上漲基本消化了“對等關稅”的沖擊。只要美國高科技產業泡沫沒有破滅,美國新一輪科技創新及其產業化就仍在走上坡路。
從軍事上看,特朗普在“以實力求和平”口號下不斷擴充軍備,其提出的2026財年國防預算超過1萬億美元。在俄烏沖突和伊以沖突影響下,美國更加重視擴大軍工產能。同時,為強化對中國的戰略圍堵,美國正調整軍事部署,對??哲姷戎刭Y產軍種的投入在增加。在美國一些戰略家看來,制造業復興、高科技引領與軍工產能擴大相結合,就能增強美國的實力、競爭力和威懾力,維持并強化美國的霸權地位。
▲5月20日,特朗普在白宮發布了名為“金穹”的天基導彈防御系統的發展規劃。
即便不考慮美國的同盟體系和制度霸權等因素,美國硬實力的絕對增長是否會讓它在中美力量對比中占優,仍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不過,比較確定的是特朗普正在損害美國的軟實力。從選擇性退群、削減對外援助,到向盟友轉移維護霸權的成本,再到蔑視美國曾引以為傲的價值觀等,特朗普似乎是在自毀美國形象和美國的軟實力長城。
在巴以問題上,美國對以色列內塔尼亞胡政府無原則的支持,對加沙民眾悲慘命運的無視,不僅損害其國際形象,還招致美國國內自由派民眾的不滿。在施政過程中,特朗普早就拋棄了成為“全民總統”的遮羞布,依靠強力推動右翼民粹議程以鞏固基本盤,推動美國整體“向右轉”。他大規模驅逐非法移民、大范圍審查留學生、大力推動劫富濟貧的“大而美法案”的做法,將加劇美國國內矛盾,削弱美國內部的凝聚力和對外部世界的吸引力。有“軟實力之父”之稱的約瑟夫·奈生前對特朗普的所作所為痛心疾首,也是不無道理。
▲6月21日,特朗普在白宮戰情室指揮美軍轟炸伊朗行動。
如今,聯合國無力維護國際和平,強權政治和叢林法則不僅沒有退潮,反而愈發“流行”。在以色列和伊朗沖突前后,特朗普時而通過談判為以色列的軍事行動打掩護,時而親自下場派美軍轟炸伊朗核設施,時而又通過威逼利誘促成?;?,將地區大國伊朗折騰得沒了尊嚴。在特朗普看來,在這個“骯臟的世界”,美國就應奉行“像狐貍一樣狡猾、像獅子一樣勇敢”的馬基雅維利主義,道德說教、形象感召等毫無用處。
美國軟實力受到重創,但美國的硬實力仍然強大,同盟體系也未出現崩塌。歐洲盟友沒有放棄對美國的依賴,北約仍是聽命于美國的軍事機器。西方一些國家仍然希望在特朗普之后,“正常的美國”能夠再現。由于美國政治兩黨輪流坐莊的規律并無改變,如果民主黨重掌白宮,重拾自由主義和國際主義政策、努力恢復美國軟實力是大概率事件。如果美國大學在科研、創新和教學水平上保持著競爭力,一旦美國政府在吸引移民和留學生方面變得更加自信和寬容,美國仍有可能繼續成規模地吸引國際人才和勞動力。
令美國建制派和“反特朗普”勢力擔憂的是,特朗普依靠蠻力對盟友和對手大搞霸凌,短期看可以給美國撈到一些好處,但長期有可能加速各國“去美國化”,加速一個多極世界的到來。在這樣一個世界里,盡管美國硬實力還在增長,但國際力量的組合發生變化,美國的實力將受到更大牽制。
對于美國硬實力和軟實力的變化,中國需要觀察,并從中吸取經驗教訓。很多學者用“王道、霸道”區分中美的政策和行為,相較特朗普的以力服人,中國更愿意以理服人,不得已時才后發制人。中美競爭是綜合國力的競爭,中國不必走特朗普“以軟實力換硬實力”的彎路,而是要同時提升軟硬實力,并讓軟實力的提升服務于硬實力的增長。中國提出并踐行的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既有助于提升自身國際影響力和感召力,也有助于通過合作共贏方式增強自己的硬實力。同時,中國還應重視大國之間力量組合的變化,注重國際統一戰線的構建,這也是中國外交的應有之義。
高端訪談
更多訪談(下滑查看)
基金會動態
更多動態(下滑查看)
中美聚焦網|中美交流基金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