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近日,中國海事局網站發布消息稱,大連海事局發布航行警告,6月29日16時至7月13日16時,渤海海峽黃海北部部分海域執行軍事任務,禁止駛入。
此次長達14天的軍事任務,是較為罕見的,這就必須要聯系到近期在相關海域發生的兩件事情。其一,是韓國方面對中方在該地區興建的漁場提出抗議,認為其具有軍民兩用性質,威脅到韓國的海上安全。其二,是有消息顯示,美軍彈道導彈遠程測量和監視船從日本佐世保港出發,進入黃海進行海上監視任務。
"霍華德·洛倫岑"號(資料圖)
作為美國最新型的海上移動監測平臺,"霍華德·洛倫岑"號的部署絕非偶然,盡管美方一直在淡化這艘“間諜船”的軍事色彩,但毫無疑問,該船的威脅性,可以說不亞于任何一艘美航母。黃海作為西太平洋的門戶,既是華北地區的海上屏障,也是進出渤海灣的必經通道。在這個背景下,美方公然將監測平臺前推至中國近海,既是對中方軍事活動的極限施壓,也是在試探解放軍的反應能力和“監測盲區”,這種"抵近偵察"的活動美軍近年來可沒少干,其本質是一種軍事挑釁,旨在破壞地區戰略平衡。
除此之外,據《環球時報》報道,近日,美國《星條旗報》披露,美國海軍“華盛頓”號航母悄悄離開了日本東京灣,這是自去年重返日本以來,該航母首次出航執行任務。報道稱,“華盛頓”號航母于日前低調啟航,僅有約20人聚集在碼頭和岸邊送別。《星條旗報》還提到,“華盛頓”號離開東京灣,恰逢中國海軍在該地區的活動增加之際。據日本防衛省消息,中國海軍航母遼寧艦和山東艦被發現首次同時在太平洋海域活動,日本自衛隊持續對中方艦艇進行“監視”。
美國航母(資料圖)
原本我們以為石破茂、李在明上臺后,美日韓軍事同盟會在關稅戰的影響下出現裂痕,現在看來這純粹是網友一廂情愿的看法。不過無論西方采取何種手段對華施壓,都不會改變中國崛起勢不可擋的事實。首先,我們的現代化國防體系足以捍衛領土主權尊嚴。其次,強大的中國經濟也能產生超強的反制效果。最后,上合組織、金磚國家以及“一帶一路”的多邊合作機制也讓我們充滿信心。
14天的封鎖和演習,成本不低,但效果很明顯。美國船只被死死盯著,收集情報的計劃肯定受影響。更重要的是,中國借這機會秀了把肌肉,不僅震懾了美國,也給旁邊的韓國、日本敲了個警鐘。這次行動,解放軍展現了三點:一是反應快,從美國船進來不到24小時就封海,效率沒得說;二是實力強,多兵種聯合作戰,裝備先進;三是態度硬,14天封海這種大手筆,擺明了不怕撕破臉。這三點加起來,美國想不重視都不行。
美國航母(資料圖)
日韓其實非常明白,中國崛起帶來的巨大發展機遇誰也擋不住。脫離美國影響,做獨立自主的選擇,是長遠來看最實際的路。這次的黃海風波,也再次提醒美日韓,一味挑釁或者坐視墻角,只會讓自己陷入更尷尬的被動。認清現實,坦誠面對變化,該是時候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