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蔡徐坤的再次被B站看見,他不再只是一個流量符號,而是被還原為一個真正的音樂人。而在這個內容產品從全民狂歡走向垂直深耕的時代,越來越多明星藝人正在B站,尋找和建立自己作為「明星」以外的另一個身份。
作者 | 賽娜(北京)
「你的愛好是什么?」B站UP主@HOPICO問。「打球啊,打籃球啊。」蔡徐坤笑著回答。
一句話,蔡徐坤認領了B站曾經鬼畜區頂流的身份,卻也開始了對這一身份的解構與再造。蔡徐坤與B站的大和解,就在這次極限的采訪里完成了。
不到3天,HOPICO與蔡徐坤這次特殊的采訪節目,播放量就突破了1000萬。這是蔡徐坤第一次接受B站的采訪,但一期節目錄制完,已經被HOPICO預約走了兩個節目——約著一起做DJ放歌,還有來他的打歌節目打歌。蔡徐坤還說自己也準備注冊賬號,做一下UP主。
不過,早在與HOPICO見面之前,這場和解就已經在B站醞釀。
1.回到蔡徐坤
5月28日,蔡徐坤發布了歌曲《Deadman》。幾天后,這首歌就在B站博主之間發酵了起來。
粉絲數183萬的UP主@阿張RayZhang 2天后就發布視頻《蔡徐坤
驚艷蛻變!》,說他的唱腔進化的更成熟了。獨立音樂人@特別厲害的祁奕翔 則認為:「蔡徐坤可能是被國內低估的一位好歌手。」
越來越多的UP主加入了對這首歌的賞析,這次,許多UP主毫不掩飾的驚訝表情,甚至被用戶截取下來廣泛傳播。他們的驚訝,共同指向對蔡徐坤過往印象的顛覆——許久未聞新作,此番歸來竟在音樂制作、演唱技巧、MV敘事上實現了全面升級。
在和HOPICO對談的時候,蔡徐坤表示:這些reaction視頻,他90%都看過。「近期主要就在B站看reaction了。」
UP主的表情更像是評論區用戶的具像化,「他到底去哪里進化了?」「心動模式隨機到了加了收藏,沒想到是他唱的。」「玩了8年梗第一次有了多年的好兄弟背著我碩博連讀我卻還在原地踏步的感覺。」B站用戶也逐漸在評論區恍然大悟:「怪不得他當時是第一名」「一直是偶像當中的實力派」。
可以說,是B站用戶們共同推動了這次和解。B站用戶是「非典型」的,他們排斥飯圈化,更看重內容本身,愿意為獨特、個性化的內容買單,不容易被流量邏輯裹挾。
百大UP主@木魚水心 的視頻時長經常在1小時以上
圍繞蔡徐坤的《Deadman》,從歌詞、旋律到編曲、混音,再到現場舞美,幾乎每個環節都有專業UP主進行專業解析。有藝術博主解析MV創意,從MV里看到了意大利西部片大師賽爾喬·萊昂內的影子,和塔可夫斯基影片的質感。有聲樂老師專注分析蔡徐坤在音樂節上的現場演唱,在結尾處更是驚呼「A4強混撕裂音喊場」,相當有「質感」。
當蔡徐坤的實力被UP主看見,他不再只是一個流量符號,而是被還原為一個真正的音樂人。憑借作品,他重新贏得了這個社區的尊重與接納。
2.藝人在新的公共記憶里「重生」
蔡徐坤不是第一個在B站收獲知己的明星。
王力宏的《愛錯》在2024年突然像寶藏一樣,被B站網友重新挖掘出來。用戶們熱衷于翻找他的LIVE現場,再跟著專業UP主,一起聽懂這首歌中隱藏的技術細節。
聲樂老師 @椰子老師 將這場現場稱為「華語神級LIVE」,從教學角度出發,一邊賞析一邊解析難點,還試圖教大家如何延長高音、控制氣息。評論區的網友看完直呼無語:「你沒事吧,教我唱王力宏的《愛錯》?」
百無禁忌的二次創作則以清奇腦洞解鎖意料之外的藝人打開方式。
唐國強就這樣成為了鬼畜區頂流。他曾在94版的《三國演義》中飾演諸葛亮,而他的臺詞、表情、動作,都為鬼畜區UP主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唐國強并未感到冒犯,反而從中收獲了驚喜。唐國強在BILIBILI POWER UP 2018 頒獎典禮上,為鬼畜他的UP主@ 伊麗莎白鼠 頒獎時說,「二十多年前我拍三國演義,好像對諸葛亮這個人物宣傳并不多。倒是二十多年之后,年輕人都知道諸葛亮了。我感謝鬼畜,它幫我宣傳了,好多人從這知道了諸葛亮,比二十多年前還要火爆。」
唐國強已經直接加入了
B站社區用戶能讓角色煥發新生,也能給藝人打開新的事業版圖。
曾被貼上「草原大漢」標簽的騰格爾,被B站用戶挖掘出了「甜歌之王」的一面。孫燕姿清澈、少見的音色,讓B站用戶喜歡用「AI孫燕姿」的聲音來演繹不少名曲,而這反過來恰恰凸顯了孫燕姿本尊音色的獨特與不可替代性。孫燕姿后來還在微博回應了這件事,今年也開始了自己的巡演,重回流量中心。
上述種種案例在流行文化產生的作用,讓不少藝人意識到,與其被動等待被作為素材分析,不如主動加入與B站社區的互動里,自己「產糧」。過去幾年,不少藝人都因為成為B站UP主,迎來了自己事業第二春。
音樂教父陶喆在B站成了抽象教父,他會主動reactionB站用戶制作的鬼畜素材。鳳凰傳奇則從實力歌手「轉型」進入搞笑短視頻賽道,一不小心還拿下了百大UP主。
當事人現身說法
當陶喆和觀眾一起回顧自己的「經典翻車現場」,不少用戶笑稱「真的要學習陶喆松弛的人生態度 這么多經典的表演他都能忘記。」
而@陶喆的音樂產房 ,也憑借這種「眾多年輕人向往的精神狀態」拿下來了百大UP主。評論區有懂行的粉絲看出了他舉起獎杯的興奮:「金曲獎他都敢放鴿子,百大這次是真開心啊。」
3.「明星」敘事坍塌后,藝人的新路徑
蔡徐坤出道的年代,是互聯網流量的巔峰期。
那時,無論平臺還是公司,普遍奉行一套「爆款邏輯」:拉新、造勢、制造話題,再通過流量快速變現。藝人作為這套公式的一環,必須迎合平臺算法和大眾審美,不斷制造話題、維持熱度。
但如今,這套機制正面臨失效。全球范圍內流量增長見頂,平臺紅利消退,注意力碎片化、內容內卷化,讓「全民爆款」越來越難復制。用戶口味開始分化,內容趨勢也從「大而全」轉向「小而精」,從全民狂歡走向垂直深耕。
這對藝人提出了全新的挑戰——藝人不再是被包裝的流量符號,而要成為有表達力、有持續創作力的個體。與此同時,這一代用戶在社交媒體中長大,他們早已識破完美濾鏡的虛構,更看重「活人感」——真實、有趣、帶點個性色彩的人反而讓他們更愿意靠近。
比起無懈可擊的商業包裝,他們更愿意看到藝人有缺點、有腦洞、有生活——這也是「活人感」正在取代「偶像濾鏡」的核心原因。
因此,全球范圍內的明星都在轉向個人IP的打造。從歐美DIVA們推出自有品牌、到韓國偶像開設YouTube頻道、親自策劃內容、拉人做節目,明星正在從舞臺中心走入平臺生態,從被動展示轉為主動共創。他們需要重新定義自己在自媒體時代的身份:除了「明星」,還能是什么?
內娛市場也是一樣。鳳凰傳奇作為B站UP主去拍攝搞笑短視頻,陶喆做自己經典抽象場面的reaction,成為新一代的「抽象教父」,都屬于明星打造個人IP的思路之一。他們選擇在這個活躍的、強互動的、屢屢作為流行文化推手的社區,主動融入、參與表達,用的新方式重新連接人群。
越來越多的明星開始在B站運營自己的賬號,也就越來越多地展現出「活人創作者」而非「明星」的那一面。比如演員袁弘,在B站變身UP主「阿特腦殼」,一邊做藝術知識科普,一邊策劃「敲開100個藝術家的門」等系列內容,帶著用戶走進藝術現場,打開全新的表達空間。
而在這次與HOPICO的對談中,蔡徐坤也不再是一個被采訪的偶像。
當HOPICO問他《Deadman》為何復古時,他拿出手機,說「終于可以分享我聽的音樂了」,展示了自己這些年來的私人歌單。HOPICO看完,問:「考慮做DJ嗎?」蔡徐坤答:「和你一起做嗎?可以啊。」
這一刻,不是明星與UP主在對話,而是兩個UP主之間的共創邀約。身份不再重要,表達才是核心。這正是B站社區的魅力所在:身份可以流動,內容可以共創,創作沒有壁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