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本應聚焦印太安全的四方安全對話突然畫風一變,美日澳印四國外長在會議結束時,沒有談軍演、沒提臺海,反而高調宣布成立印太稀土聯盟,要聯手打造一個獨立于中國之外的稀土產業鏈體系。
而就在這四國信誓旦旦地要擺脫中國依賴的同時,一個出人意料的情況發生了。
僅僅24小時后,美國商務部悄悄通知全球三大EDA芯片設計軟件巨頭,解除對中國的出口限制,西門子、新思、楷登三家公司火速恢復對華供貨,甚至連暫停服務的公告都趕緊撤下。
第二天,美國又解除對中國乙烷出口的限制,8艘滿載化工原料的貨船重新啟航,駛向中國港口。
這還不夠,特朗普方面還放出消息,準備率領CEO天團訪華,名單中赫然包括蘋果的庫克、英偉達的黃仁勛,還有波音、通用電氣等企業巨頭的掌門人。
一邊組建反華聯盟,一邊悄悄對中國讓步,美國到底在搞什么?
5月下旬,美國商務部突然對中國發動一記狠招,要求EDA三巨頭暫停對中國所有客戶的供貨。
這三家公司幾乎壟斷了全球芯片設計軟件市場,而中國又是它們最大的海外客戶,這一限制一出,整個行業一片嘩然。
可讓美國沒想到的是,中國企業早有準備,不但提前采購了三年授權,國內EDA企業也趁勢加快國產替代的腳步。
尤其是華大九天,短短一個月內就獲得多輪資本加持,研發人員晝夜不息,國產EDA替代計劃全面提速。
美國原本以為自己捏住了中國芯片的命門,結果發現這一刀砍下去,反倒砍空了自己。
時間再往前推,4月初,中國宣布對中重稀土實施出口管制,這一下子擊中了美國的軟肋。
F-35戰機、弗吉尼亞級核潛艇、阿利·伯克級驅逐艦……這些美國軍工的家伙什兒,統統離不開稀土。
更別說新能源汽車、電動馬達、機器人、風電設備,也都要靠中國稀土維持運轉。
美國軍方內部很快敲響警鐘,據說五角大樓的稀土庫存已快告急,美國財長貝森特接連開口,要求中國履行協議,恢復稀土出口到4月初的水平。
但中方態度異常堅定,明確表示稀土出口管理是基于國家法律和安全考量,不針對任何國家,也不會被任何壓力動搖。
中方悄無聲息地完成了兩項重磅改革,7月1日起,新修訂的《礦產資源法》正式實施,這是29年來首次大修。
法律明確寫入保障國家礦產資源安全的立法宗旨,同時確立了戰略性礦產目錄制度,對稀土、鋰等資源實施保護性開發,這標志著中國礦業不再只是資源開發,更是國家安全體系的一部分。
另外,中國稀土集團也在6月底完成了高層大換血,總經理、副總經理、三位董事一并更換,新上任的管理層更年輕、國際化程度更高,具備豐富的對外合作經驗。
這意味著,中國稀土產業即將全面戰略轉型,軍民用途分軌管理,民用稀土出口將更加專業、透明、規范。
就在中國稀土改革逐步落地的同時,6月28日,日媒披露特朗普計劃率領一批CEO組成訪華代表團。
這次他盯上的不僅是貿易,還有救命的稀土資源,為了讓中方心軟,特朗普政府連環出招,先是解除EDA限制,再是放開乙烷出口,擺出一副服軟的姿態。
但令人不解的是,幾乎在同一時間,美國卻在華盛頓高調宣布成立印太稀土聯盟。
四國外長站在鏡頭前,宣稱要打造多元化、可持續、獨立于中國的關鍵礦產供應鏈。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更是振臂高呼,要帶領盟友建立完整的稀土產業鏈,從原材料獲取到提純加工,樣樣都要擺脫對中國的依賴。
然而外表團結終究只是假象,四國內部早已經是千瘡百孔。
為了達成零關稅協議,日本談判代表先后四次赴美,結果每次都卡在農業問題上,特朗普甚至威脅要對日本汽車征收35%的關稅。
6月29日和30日,特朗普連續兩天炮轟日本,說他們幾十年來只知道向美國賣車,連美國大米都不肯進口。
日本官員態度強硬,直接表示,不會為了和美國達成協議而犧牲本國農業利益。
印度雖然在表面上配合美國對中國鋼鐵加稅,但也劃下了紅線,乳制品和農業是印度的命門,任何人想碰,莫迪都不會答應。
更別說,特朗普在印巴沖突結束后,竟然公開宴請巴基斯坦軍方高層,這讓印度國內極度不滿,多次在外交場合對美國表達抗議。
澳大利亞表面上與美國合作順利,但私下卻頻頻與中國接觸,五角大樓六月泄露風聲,說美國可能退出奧庫斯核潛艇協議。
澳方雖然沒有公開表態,但對美國的不確定性早已心存疑慮,和中國的經濟往來也越來越頻繁,顯然是在為后美國時代做準備。
四國雖在臺上牽手,臺下卻各懷鬼胎,聯盟不過是紙糊的戲臺,這足以說明,任何單邊主義和技術封鎖,終將自食其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