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之間的關稅談判為何會停滯不前?面對美國的咄咄逼人,石破茂又作出了怎樣的回應呢?
距離“對等關稅”的最后日期7月9日只剩不到一周的時間,但是與美國達成關稅協議的國家依然寥寥無幾。比如日本,雖然竭盡全力希望能夠在7月9日之前能夠和美國達成協議,但是由于雙方在各自的核心利益上均不肯讓步,導致雙方的7輪談判全部無果而終。
近期,日方的談判代表赤澤亮正在兩個多內第7次飛抵美國,準備與美國就關稅問題進行談判。但是這次赤澤亮正這次訪美,別說與特朗普面談,就連美國財長貝森特的面他也沒有見到,為了能和貝森特見上一面,赤澤亮正一再延長了在美國停留的時間,但是卻依然未能如愿。
結果赤澤亮正剛剛回國,特朗普就跳出來發難,聲稱日本是被“寵壞了”,日本每年向美國出口數百萬輛汽車,這對美國并不公平。而且有消息傳出,美方高層之所以對赤澤亮正選擇視而不見,其實是在給日本一點顏色看看,同時也是在變相地對日本施加壓力。
除此之外,特朗普還表示,一旦美日之間的談判破裂,那么美國對日本的關稅將會提高至30%-35%,要知道即使在所謂的“對等關稅”出爐之后,日本面臨的也只是24%的關稅,可以說這多出來的部分,就是特朗普對日本“強硬態度”的懲罰。
那么一直以來關系還不錯的美日同盟,為何會在關稅問題上相持不下呢?其實答案就藏在特朗普的表態中。據相關數據顯示,在2024年,日本對美國出口了約137萬輛汽車,總價值超過了6萬億日元(約合414億美元),占到了日本對美出口總額的30%左右。而在2024年,美國對日本的貿易逆差大約是694億美元,因此特朗普想當然地認為,只要把日本的汽車擋在美國之外,就能從很大程度上解決美日逆差的問題。
所以在“對等關稅”之前,美國就對日本的汽車行業加征了25%的關稅,據相關機構統計,這將導致日本的經濟損失13萬億日元,約占日本名義GDP的2%,同時還將影響到近500萬人的就業問題。
因此日本方面一直希望將汽車關稅和“對等關稅”捆綁在一起進行談判,但是美國方面卻對此不感興趣,這可以說是美日歷經7輪談判卻全部談崩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除了汽車之外,農業也是兩國談判的難點之一。要知道,日本的農業社團在政治版圖上具有很大的話語權,農協、農林中央金庫、共濟聯等組織可以說把控了全國農業的話語權,據相關機構統計,日本農協在國內20個最有影響力的利益集團中可以排在第9名的高位。同時他們也是自民黨的基本盤,所謂的“農林族”議員一直以來都是自民黨的“御三家”之一。
而7月20日就是日本參議院選舉的日子,如果日本方面答應了美國的要求,大量美國農產品涌入日本,那么自民黨的基本盤將面臨動搖,他們當然不會選擇在這個時候在農業方面做出讓步。
正是在多重因素的聯合作用下,才讓日本罕見地在與美國的對抗中保持強硬態度。7月2日,石破茂當眾表示,將會堅定地捍衛國家利益,依然擺出一副毫不妥協的樣子,看情況兩國之間的關稅談判短期內很難有結果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