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統計局安排,6月經濟數據將在本月中旬陸續公布。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蘇劍表示,預計2025年第二季度,經濟走勢平穩,高技術產業發展較快,帶動整體經濟修復,消費、外貿需求將小幅上漲。
預計二季度GDP增長5.2%左右
隨著政策組合效應持續釋放,穩經濟促發展效果顯現。多位專家分析預計,二季度GDP同比增長5.2%左右。
從供給端看,1-5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3%,高于2024年同期0.1個百分點。需求端方面,消費、外貿增速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1-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0%,高于2024年同期0.9個百分點;1-5月出口總額同比增長6.0%,高于一季度0.3個百分點,高于2024年同期3.3個百分點。
數據顯示,6月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7%,較5月上升0.2個百分點。
“說明經濟維持修復態勢。”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表示。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綜合來看,預計二季度GDP同比增長5.2%左右,上半年GDP同比增長5.3%左右。
李超表示,前期逆周期調節政策將漸次落地形成對基本面的托底作用,二季度GDP實際增長有望實現5.2%左右。
工業增長有望保持平穩
“兩新”政策持續發力拉動國內工業需求,多位專家分析預計6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6%。
數據顯示,6月制造業PMI回升0.2個百分點至49.7%,景氣度繼續恢復。其中,新訂單指數回升0.4個百分點至50.2%,新出口訂單指數回升0.2個百分點至47.7%。
“新訂單改善幅度高于新出口訂單,顯示內需略好于外需。”溫彬表示。
李超認為,從內需來看,一方面,大規模設備更新改造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對裝備制造業的生產仍有較強帶動作用;另一方面,隨著各地工程項目施工繼續加快,建筑業施工帶來的工業需求有所支撐。
蘇劍表示,在“穩增長”政策延續的背景下,基數效應、基建投資和內需刺激將支撐2025年6月工業增加值增速保持相對穩定。
消費增長有較好支撐
五一、端午假期需求集中釋放后,6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將有所放緩。溫彬預計,6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由6.4%回落至6.0%左右。
雖然6月社零增速有所放緩,但消費增長仍有較好支撐。溫彬分析稱,一是車市熱度攀升。6月1日至22日,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同比增長24%,為3月以來最高水平;二是國內油價上漲,預計石油及制品類消費增速加快;三是以舊換新與“6·18”疊加,政策效應繼續顯現。
李超指出,“6·18”促銷活動延續高強度運行態勢,盡管前期消費透支使6月消費動能邊際減弱,但整體銷售表現依然亮眼,對實物商品零售形成顯著拉動,是商品消費的核心支撐。
預計6月出口同比上漲6%
6月16日,在國新辦舉行的2025年5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指出,1-5月份,我國與東盟、歐盟、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額分別增長9.1%、2.9%、4.2%。
蘇劍分析稱,近期中歐貿易增長顯著,同時,中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出口額增速持續上漲,是當前中國出口的主要支撐。
此外,根據PMI數據顯示,6月份,我國制造業PMI新出口訂單指數環比上升0.2個百分點至47.7%;進口訂單指數環比上漲0.7個百分點至47.8%。港口數據顯示,我國港口貨物吞吐量、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分別同比上漲3.9%、10.9%。運價數據顯示,我國出口集裝箱綜合運價指數環比上漲22.5%。
溫彬預計,6月份出口3258億美元,同比上漲6%;進口2125億美元,同比上漲2%;實現貿易順差1132億美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