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人胡雷遭遇的二手車被騙事件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從公益馳援到消費維權,這一事件背后不僅是個體的遭遇,更折射出二手車交易市場的一些亂象。
身有殘疾的胡雷此前因徒步運送救災物資而備受社會贊譽。在貴州榕江洪災救援期間,他將多年通過直播、擺攤、撿瓶子以及政府生活補助等渠道積攢的5萬余元積蓄,全部用于采購500件飲用水、1萬斤大米及2000余副防護手套等物資,從成都長途運輸至榕江災區。運輸過程中,他連續40余小時協調物資調度,累計休息時間不足2小時,其行動被現場志愿者稱為“逆境中的堅守”。
為了方便胡雷出行,一直跟著他做公益的朋友此前在山東濱州一家二手車行花費15.9萬元購買了一輛二手車。買下車后,兩人便開著這輛車前往榕江支援災區。然而,途中車輛出現問題無法繼續行駛,他們只能丟下車輛,坐飛機趕到成都,隨后乘坐貨車抵達榕江。
支援結束回程后,他們打算解決車輛問題,卻發現車輛無法過審。經檢驗,該車為改裝車輛,且實際公里數和購車時顯示的相差甚遠。購車時顯示里程數是9萬公里,實際卻為18.9萬公里,是一輛調過表的車。
發現問題后,胡雷陪著朋友前往購車的車行討說法,希望能退掉有問題的車。但車行不同意退車,堅稱按合同辦事。合同雖寫著因過戶多次不保證真實公里數,但存在隱藏真實公里數售賣以及合同大寫成交價與實際收款不符(合同寫大寫成交價15元,實際收15.9萬)的問題。而且車行還叫來了十幾個人圍堵他們,胡雷坦言,場面像“黑社會”,直呼害怕。
無奈之下,胡雷聯系到當地一位汽車博主,在其幫助下將問題車輛帶到權威檢測機構檢測并拿到檢測報告,證實車輛確為改裝調表車輛。胡雷發布相關視頻在網絡上發酵,網友紛紛為胡雷鳴不平。該車行發布聲明稱對方“顛倒黑白”,表示購車時已告知胡雷朋友車輛為改裝車,且在無法年審時提出可提供原套配件,但未獲同意;同時強調合同已注明不保障公里數,是在客戶確認后才簽字。從車行曬出的合同來看,部分條款對車行更為有利。
目前,濱州執法部門已成立專案組徹查此事,黑心車商因欺詐行為被立案調查,面臨法律嚴懲。法律界人士指出,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即便合同未明確標注里程數,商家若故意隱瞞車輛重大瑕疵(如結構性損傷、里程篡改等),可能構成消費欺詐。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成員表示,二手車交易中的信息透明化是行業痛點,需通過完善檢測標準與合同規范加以解決。
胡雷的經歷也讓人們在敬佩其公益精神的同時,對二手車市場的誠信問題表示擔憂。此次事件能否為行業健康發展提供鏡鑒,讓我們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