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后找工作四處碰壁
身患殘疾難尋合適崗位
技能落伍面對職場力不從心
類似的困境
在“4050”等大齡失業人員中
并不少見
當求職無門
做點小生意成了
很多人的無奈之舉
但創業路上
資金短缺、風險難擔的“攔路虎”
又讓很多人望而卻步
一位基層人社部門干部認為
創業充滿不確定性
對本就生活困難的人來說
一次失敗可能讓他們
陷入更深的困境
過去有的創業政策
鼓勵進固定場所、場地
裝修成本高
對低收入、就業困難人員來說
政策針對性不夠
為了給零就業家庭、“4050”人員等
就業困難群體創業打開一扇窗
減少他們的后顧之憂
江西量身定制了幫扶方案
啟動“低成本創業”民生實事工作
符合申請條件的就業困難人員
可以申請租借
價值不超過5000元的擺攤設備
穩定經營6個月以后
設備就歸個人所有
設備價格不足5000元的
還會補足差額
通過設備補貼、全流程代辦服務
降低創業門檻與試錯成本
讓小攤位成為
他們就業增收的新起點
50歲的廖述中
是江西省宜春市靖安縣
一名就業困難人員
以前擺攤地點不固定、收入不穩定
有了這項創業幫扶政策
他置辦了一批新的擺攤設備
現在搬到大學城擺攤賣炒粉后
每個月可以賺五六千塊錢
生活也更有保障了
在宜春
一個個小攤位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
靖安更是因地制宜
設置臨時疏導點
既解決了部分攤販和城管
“躲貓貓”的管理難題
又讓城市夜市煥發活力
靖安縣人社部門負責人表示
過去有的創業幫扶
側重政策宣傳和資金補貼
今后會更加注重
提供技能培訓、經營指導
2025年3月至今
江西已有1500余人
申請借用設備創業
有150多人受益出攤創業
政策成效初顯
從一碗碗冰粉到滋滋冒油的燒烤
這些街頭小攤位
承載的是普通人生活的希望
“低成本”不代表“低質量”
真正有溫度的創業幫扶
不僅要有“雪中送炭”的政策
更要打造“如魚得水”的環境
讓每個奮力前行的追夢者
都能在創業路上走得堅定
走得長遠
統籌:賴星 胡晨歡 吳鍾昊
制作:陳柱佐 郭杰文
出品:新華社江西分社 半月談雜志社
鳴謝:江西銀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