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江西財經大學現代經濟管理學院“青春潮力涌泗溪,文明實踐創未來”2025年赴宜春市上高縣泗溪鎮基層服務踐行團一行14名師生分兩個隊伍走進上高縣泗溪鎮,圍繞"了解鄉村實況·服務基層發展"主題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調研,以青年視角記錄鄉村脈搏,用實際行動架起校地溝通橋梁。
走街入鋪探民生:解碼鄉村生活"微細節"
隊員們首站來到泗溪鎮中心超市。貨架間,隊員們與店主王大姐算起"民生賬":"近期蔬菜價格波動大嗎?村民日常采購頻率如何?"王大姐笑著說:"現在村里通了物流班車,雞蛋、糧油供應穩定,就是暑期學生放假,牛奶、水果銷量能漲三成。"在調味品區,隊員小何認真記錄著商品價格:"從醬油到食鹽,均價與縣城持平,說明鄉村消費市場正在提質升級。"這場"貨架前的對話",讓隊員們直觀感受到泗溪鎮民生保障的扎實基礎。
紅色課堂傳薪火:老黨員講述"變遷史"
在泗溪鎮黨員之家,72歲的老黨員打開了"話匣子":"20年前,村里泥巴路坑洼難行,年輕人大多外出打工;如今,環鎮公路通到家門口,特色水稻帶動50多戶村民就業。"她指著墻上的老照片與新對比圖,向隊員們講述基層黨組織如何帶領村民"改水、修路、興產業"。實踐隊成員小張邊聽邊記:"大叔的故事里,既有鄉村振興的'方法論',更有共產黨員的'初心課'。
入戶走訪察實情:觸摸鄉村發展"真實態"
隨后,實踐隊深入周邊村落,走進村民家中。在村民劉大叔家,隊員們看到客廳墻上的各種獎狀格外醒目——劉大叔孫女成績十分優異,孫女在鎮中心小學讀三年級,兒媳在鎮里的廠里上班。"現在最盼的是村小能多配幾位年輕老師,娃娃教育不能耽誤。"劉大叔的話引發隊員們共鳴。走訪中,隊員們發現:泗溪鎮青壯年勞動力多在縣城或者大城市就業,留守老人、兒童占比約60%,村民對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的需求尤為迫切。
據悉,此次"三下鄉"活動是江西財經大學現代經濟管理學院深化校地合作的重要舉措。下一步,學院將持續發揮專業優勢,推動實踐成果轉化,為泗溪鎮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動能。(圖文|商學院)
稿源:黃文軍
圖源:黃文軍
一審:黃文軍
二審:江麗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