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2025年全國鐵路暑運正式拉開帷幕,全國鐵路預計發送旅客9.53億人次,同比增長5.8%,日均發送旅客1537萬人次。
暑運年年有,今年更不同。如此龐大的客流,既考驗鐵路運輸的“硬實力”,也檢驗服務品質的“軟實力”。面對挑戰,鐵路部門打出“組合拳”,從“走得了”到“走得好”,從“運力保障”到“服務升級”,力求讓暑運旅途既有速度又有溫度。
運力“加碼”,織密出行“幸福網”。暑期向來是出行旺季,學生放假、家庭出游等形成了龐大的旅客流。涌動的人潮,對“運”的保障提出更高要求。鐵路部門在實施三季度運行圖的基礎上,同步實施暑期臨客列車運行圖,全國鐵路日均計劃安排開行旅客列車11500列以上,精準填補熱門方向運力缺口。在保障高鐵運力的同時,81對公益“慢火車”依然穿行在偏遠山區,用不變的票價守護著百姓的出行路。“快慢結合”的運力布局,既滿足了大眾“說走就走”的出行需求,也彰顯了鐵路部門的民生擔當。
服務“升級”,雕琢旅途“暖心景”。走進車站、踏上列車,處處皆是服務創新的“小心思”。“輕裝行”服務實現行李“門到門”托運,旅客通過12306App一鍵預約,即可擺脫沉重負擔;鐵路暢行碼、靜音車廂、便捷換乘等服務細節拉滿,互聯網訂餐、“一盒好飯”提升旅途品質。站臺上,志愿者們熱情引導、幫扶重點旅客,開辟綠色愛心通道;站外,鐵路與城市交通無縫銜接,讓“最后一公里”暢通無阻。從線上到線下,每一處服務創新都在為旅客“減負”,讓出行更從容。
專列“飛馳”,激活經濟“新引擎”。暑期作為旅游黃金期,親子研學、紅色教育、康養休閑等主題旅游列車載著期待出發,哈爾濱至撫遠、昆明至西雙版納等線路將美景“串珠成鏈”;“熊貓專列”“天山號”等品牌列車化身“移動星級酒店”,搭配“晝游夜行”的科學時刻安排,讓旅客沉浸式感受“快旅慢游”。一趟趟旅游專列,為沿線旅游景點帶來了源源不斷的人氣,民宿一房難求,土特產銷售火爆,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吸睛無數,暑期旅游消費潛能被充分釋放,讓夏日經濟“熱”力四射。
鐵路暑運,承載著民生、連接著經濟、推動著發展。在這個驕陽似火的夏天,一列列飛馳的列車,承載著旅客的夢想與期待,穿梭在祖國的大好河山之間。它們用速度拉近城市的距離,用服務溫暖旅客的心靈,用創新激活經濟的活力,奏響了出行與發展的和諧樂章,也描繪出一幅充滿希望與活力的民生經濟新圖景。(簡艷、丁兆學)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