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鐵金華車務段通報,7月2日20時28分許,金溫地方鐵路公司一列貨物列車在金華市東孝鄉境內滬昆線東孝站停車不及,侵入下行正線,與正在通過的K1373次旅客列車機車發生側面沖突,致客車機車前臺車脫線,無人員傷亡。23時27分,經鐵路部門緊急處置,滯留在滬昆線東孝站的K1373次旅客列車,換掛機車后恢復運行。
這樣一起突發事件,沒有人員傷亡,之所以受到廣泛關注,主要因為事發后乘客在車廂被困達三個小時。據媒體報道,多名乘客稱通風不暢、非常悶熱,多則現場視頻顯示,許多乘客上衣前后被汗沁透,不少人脫掉了上衣。在其中一節車廂,許多乘客稱“要悶死了”,有一名黑衣乘客將其中一扇車窗砸開,砸窗小伙在車輛抵達金華站后被警察帶走。不少網友稱小伙兒將面臨被拘留的處罰,而據廣州鐵路公安局懷化公安處消息,砸窗的男乘客并未被拘留,僅對其批評教育后放行。
一度傳出砸窗乘客被拘,好在公安部門的回應讓大家松了口氣。輿論洶涌的背后,是圍觀者對被困乘客的處境感同身受——如果是我處在這樣的環境下,該怎么做?一方面充滿不確定性,一方面處境越來越艱難,在這樣的情況下,孰輕孰重一目了然,做出砸窗的舉動于情于理都說得過去。如果這樣的做法能得到鐵路部門的理解,不至于面臨被拘留的風險,相信外界對于這種事件會多一分理解。
在車廂被困這么久,是否可以采取緊急避險措施?這是個法律問題,鐵路部門無法給出答案,把砸窗的乘客交給公安部門處理,從處理流程來看當然沒問題,但是,這也意味著鐵路部門顯得少了一點溫情,而且也把自己置于被動。畢竟這件事鐵路部門負有主要責任,是因為發生突發事件乘客才有避險需求,現在道歉姍姍來遲,倒是“惹事”的乘客先被追究責任,外界不感到詫異才怪。
鐵路部門在應對這個事件過程中失了分寸,錯失了做好善后的最佳時機。對于乘客砸窗的行為,對于當事人是否要承擔法律后果,他們的第一反應是讓公安部門來處理。這樣的表現不僅意味著輿情應對出了問題,可能還有更大的問題值得追問——相應的預案是否得到執行,一線工作人員是否熟悉應急流程,對此恐怕都要打一個問號。
面對類似的突發事件,鐵路部門需要考慮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自身可以做什么,其中就包括及時動員有關部門解決問題,為乘客提供各種幫助等;二是賦予乘客何種權利,所謂“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完全寄希望于外界救援,這缺失理性,也顯得強人所難。危急時刻必須讓乘客自己解決問題,畢竟在那種情況下乘客是自身安全的第一責任人,是做好應急處理的最佳人選。
如果乘客沒有權利砸窗,那窗戶上的鐵錘就成了擺設。突發事件應對必須理清權責,在這個事件中,鐵路部門自身的工作做得不盡人意,對于砸窗的乘客倒顯得苛刻,這樣的應對難以讓人滿意。理性地說,那個砸窗的乘客不應該被帶到公安部門,而應該受到嘉獎,因為他做了一次應急的示范。但愿鐵路部門能夠從中吸取教訓,不僅為了輿情應對,更為了化解突發事件重大風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