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消息,7月1日,美國參議院以51:50的投票結果通過特朗普提出的“大而美”法案,馬斯克當即放話要建“美國黨”,特朗普威脅或驅逐他,奧巴馬也公開質疑特朗普政府,美國政壇這場大戲越演越烈。先看馬斯克和特朗普這對曾經的盟友,如今徹底鬧掰。馬斯克旗下特斯拉、SpaceX等企業從美國政府拿了不少好處,媒體披露金額至少380億美元。
可這法案要取消新能源補貼,特斯拉肯定受影響,馬斯克能不急嗎?之前他還主動跟特朗普道歉,說自己之前的帖子說得太過,現在卻又因為這法案吵得不可開交。他說要建“美國黨”,可不是第一次說了,之前在社交媒體發起問卷調查,超過300萬人投票,81%的人支持創建新政黨,他覺得很多選民不想選民主黨和共和黨,要是有新黨,大家就多了個選擇。
特朗普和馬斯克(資料圖)
但建個黨哪有那么容易,美國的選舉制度對兩黨有利,給第三黨設了不少障礙,像綠黨、自由意志黨成立幾十年了,也沒在各州穩定獲得選票資格和法律承認。特朗普的盟友還成立了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就盯著馬斯克,要是他資助第三黨候選人,就投入資金介入選舉,目的就是不讓馬斯克影響特朗普對共和黨的掌控。
再說說“大而美”法案,這法案事兒可不少。它計劃延長特朗普第一個任期內的企業和個人減稅措施,為了彌補稅收損失,就提議取消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項目的補貼。同時,還大幅削減低收入家庭的醫療保健等社會福祉,增加國防開支。美國預算機構和經濟學家覺得,這法案的一些措施不僅沒法有效抵消減稅帶來的財政收入減少,還會大幅推高聯邦債務。
馬斯克和特朗普(資料圖)
華爾街金融專家也發出警告,說要是美國不削減聯邦政府開支,“國家破產”可能就會變成現實,現在美債都超過36萬億了。特朗普推動這法案,說是想效仿尼克松和里根,通過減稅給大企業活力,削減福利把更多就業人口約束在公司崗位上,鞏固政黨基礎。但實際上,這法案是他向美國既得利益集團妥協的標志,美國的“蛋糕”已經不夠分了,內部矛盾肯定會加劇。這邊特朗普和馬斯克吵得不可開交,那邊奧巴馬和小布什也重出江湖了。
7月1日,他們公開抨擊特朗普停止美國國際開發署對外援助并將該部門解散的決定,說這會重創美國的利益。這個美國國際開發署成立64年了,表面上是負責對外援助的機構,實際上一直在干預他國內政,策劃“顏色革命”“內亂”“滲透”等活動,是美國建制派維持對外影響、進行“價值觀輸出”的重要工具。特朗普覺得這機構存在濫用資金、職權混亂等問題,還被“極端分子”控制,有失控風險,所以要關閉它,這一下可就把特朗普陣營和建制派的對抗激化了。
“星艦”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實施第9次試飛(資料圖)
馬斯克現在不僅在政壇不順,在商場上也遇到了麻煩。特斯拉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車輛銷量同比下降13.5%,延續了一季度13%的跌幅,這是近年來最嚴重的銷售疲軟期之一。面對這種情況,馬斯克把重點轉移到自動駕駛出租車與人形機器人上,擱置了之前承諾推出的2.5萬美元平價車型Model 2,全力開發Cybercab全自動出租車。
可管理層還出現動蕩,過去一個月內,兩名關鍵高管相繼離職。而且他和特朗普多次在社交媒體上爆發爭執,還威脅組建新政黨挑戰共和黨,這引發了一部分消費者對特斯拉品牌的抵觸情緒,特斯拉股價也因此波動,7月1日當天下挫5.34%。更讓人沒想到的是,馬斯克被曝放棄了“殖民火星”的政治愿景。
“大而美法案”涉險通過(資料圖)
他原本想在火星建立一個擁有百萬人口、自給自足的“火星文明”,可“星艦”截至今年5月底進行了9次試飛,均未能成功,登陸日期也從2016年預計的2024年,一路推遲到2031年。而且他意識到,即便人類能去火星,美國政府和社會的意識形態及人工智能科技也會隨之登上火星,火星并不是能逃避地球問題的“自由主義天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