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在戰場上,越來越多地讓士兵騎著摩托車沖鋒陷陣。這不是臨時起意,而是已經開始開始很長時間的官方戰術了。
據戰爭研究所7月1日的報道,俄軍計劃在2025年底前,從隔壁大國采購20萬輛摩托車,還要配數萬輛全地形車和越野車。
現在,俄軍基地的訓練場上,士兵們都在苦練武裝騎行技術。這些摩托化部隊通常2-3人一組,有時甚至16人集體行動
他們的任務很簡單:趁著無人機還沒發現,快速突襲烏軍戰壕。聽起來是不是很酷?但現實很骨感。
這些摩托車既沒裝甲也沒防護,在雷區和炮火中完全就是活靶子。烏軍士兵親眼目睹過俄軍無數次沖鋒失敗。
俄軍這么做的原因很現實,他們已經損失了12000多輛裝甲車,現在只能拿廉價的摩托車充數,每輛還不到2000美元。
俄軍等于是把寶全押在了速度上。確實,摩托車比坦克快,比步兵戰車靈活。有些小隊還配備了便攜式電子戰裝備,想干擾烏軍的無人機。
但是,摩托車噪音太大,500米外就能聽見,一整隊摩托的動靜,2公里外都聽得清清楚楚。
烏軍見招拆招,調整了地雷引信,專門對付這些輕型車輛。無人機部隊也升級了裝備,現在能輕松追蹤高速移動的摩托車。
結果就是:俄軍跑得是快了,但戰線幾乎沒動。ISW的報告說得很明白,這種戰術根本沒能帶來實質性突破。
這些摩托化步兵幾乎就是去送死,他們帶不了重武器,沒法構筑工事,連固守陣地都困難。
俄羅斯軍事論壇上,士兵們自嘲這是自殺式摩托車手教學。這不是勇敢,是絕望。
與此同時,烏軍的無人機月產量已經突破2萬架,還在不斷升級熱傳感器和追蹤軟件。這場戰爭早已進入高科技時代,俄軍卻用上世紀的方法應付。
摩托車再快,也快不過無人機的炮彈。俄軍的落后,在這場鋼鐵與肉身的較量中太顯眼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