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媒體7月3日證實,俄海軍副總司令米哈伊爾·古德科夫少將在庫爾斯克州科列涅沃的俄軍指揮所遭烏軍導彈艇攻擊,至少4枚導彈直接命中,包括他在內的十余名軍官當場死亡。這不是孤立事件,同一天克里米亞的黑海艦隊司令伊爾達爾·阿赫梅托夫海軍中將和莫斯科的聯邦安全局第五局局長阿列克謝·科姆科夫也被烏軍斬首。24小時內三名俄軍高層被"團滅",這仗打得俄軍指揮鏈搖搖欲墜,普京怕是要氣得拍桌子。
古德科夫的死尤其扎心。他剛被普京提拔為海軍副司令才三個月,正帶著部隊在庫爾斯克州邊境搞對烏反擊,目標直指烏克蘭蘇梅州。庫爾斯克這地兒有多重要?去年8月烏軍反攻到這里,可是俄烏沖突以來頭一回打進俄羅斯本土,把俄軍高層嚇得夠嗆。后來俄軍調集重兵圍剿,還拉上朝鮮幫忙,才把烏軍逼到守勢。按現在的勢頭,俄軍馬上就能收復失地,要是再拿下蘇梅州,就能和東線、南線俄軍形成三面合圍,把基輔死死鎖住。結果關鍵時候,古德科夫的指揮所被端了,這不是給俄軍的戰略布局當頭一棒嘛!
更讓人脊背發涼的是,這三起斬首行動明顯是有預謀的。北線的科列涅沃、南線的克里米亞、后方的莫斯科,三個關鍵位置同時遭襲,烏軍這是要把俄軍的指揮系統徹底打亂啊。能這么精準地找到三位高官的位置,俄軍內部沒內鬼誰信?
要說俄羅斯的間諜問題,和伊朗還真有點像。俄烏沖突剛爆發時,普京想著速戰速決,結果戰略誤判、指揮混亂,把閃電戰打成了消耗戰。美西方一看有機可乘,玩命給烏克蘭送武器、送情報,硬生生把烏軍從崩潰邊緣拉了回來。這三年仗打下來,俄羅斯國內反對聲浪不小,那些親西方的勢力早就盼著停戰求和了。再加上俄羅斯以前一門心思往西方湊,普京甚至提過加入北約,和西方勾勾搭搭這么多年,內部沒幾個二五仔才怪。現在沖突陷入僵局,這些人內外勾結,給烏軍當間諜也就不奇怪了。
當然,美西方強大的情報網絡也是個大麻煩。俄烏沖突打到現在,俄軍的高科技裝備明顯落后,A-50預警機被烏軍打下來好幾架,戰略轟炸機也被滲透的烏軍炸了。就說海馬斯火箭炮吧,2023年烏軍靠美西方的情報和衛星定位,直接把俄300名新兵的聯歡會炸成了修羅場。這次古德科夫被斬首,大概率也是美西方的情報立了功。就算沒有間諜,烏軍在這種情報支援下,也能把俄軍高層逼得提心吊膽。
俄軍的情報系統簡直是個篩子。古德科夫在前線指揮所發個賀電,無線電信號就被截獲了,這保密工作做得也太糙了。更要命的是,俄軍高層好像對"親臨前線"有執念,古德科夫剛上任就往最危險的地方跑,結果成了烏軍的活靶子。這都什么年代了,還玩這種敢死隊式的指揮,不挨炸才怪。
這事兒對俄軍的影響可不小。古德科夫一死,俄軍在庫爾斯克的反攻計劃肯定得打亂,原本要合圍基輔的算盤也懸了。更嚴重的是,指揮鏈一斷,前線部隊可能像沒頭蒼蠅一樣亂撞。普京現在肯定腸子都悔青了,剛提拔的親信就這么沒了,以后還能信誰?接下來俄軍大概率會展開大規模反間諜行動,把內部好好篩一遍。但能不能查出真兇,就得看俄羅斯安全部門的本事了。
總的來說,這次事件暴露了俄軍的致命漏洞:情報系統落后、內部滲透嚴重、指揮方式陳舊。烏軍這招"斬首行動"玩得漂亮,直接戳中了俄軍的軟肋。接下來就看普京怎么應對了,如果再這么下去,俄軍的麻煩只會越來越大。這場戰爭打到現在,拼的已經不只是兵力和裝備,情報戰、間諜戰才是決定勝負的關鍵。俄軍要是不能補上這些漏洞,就算有再多的導彈和坦克,也難扭轉頹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