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7日,隨著日本法務省對白石隆浩執行死刑,這起被稱為“平成最惡兇案”的連環殺人案終于畫上句號。
但從2017年案發到2020年終審的三年間,案件暴露的社交媒體隱患與人性之惡,至今仍令人不寒而栗。
01
推特上的“死亡招募”:從厭世到殺人的墮落之路
2017年7月,27歲的白石隆浩因組織賣春罪被判緩刑。
此后,他多次向父親透露“活著沒意思”,并在推特注冊賬號“上吊士”,發布“招募伙伴一起自殺”的推文。這些信息像毒餌般,精準釣上了那些在現實中失意的年輕人——尤其是未成年女性。
日本的現代年輕人懷有厭世情緒的不在少數,很多沒有判斷能力的未成年人:在和家人爭吵、被排擠、遇到不順心的事后經常離家出走,或在網絡上發表“想去死”的言論。
白石隆浩便是利用網絡的實時搜索功能,主動聯系了這些“失足青年”。
02
冰柜里的9顆頭顱:分尸手法升級的恐怖細節
第一位受害者是21歲的三浦瑞季。
白石以“共同自殺”為名邀她至公寓,誘騙喝下含安眠藥的酒后將其勒死,隨后用3天時間完成分尸:血液沖入下水道、內臟混入垃圾、骨骼混進貓砂,頭顱凍入冰柜。
此后兩個月,他以同樣手段殺害8人,其中4名未成年,最小者不足15歲。
唯一男性受害者是因懷疑女友失蹤而上門調查的西中匠吾。
03
死刑背后的司法博弈:精神鑒定與“承諾殺人”的荒誕辯解
2017年10月24日案發,田村愛子的哥哥懷疑妹妹的失蹤是與網友有關,警方通過推特摸到了白石隆浩的家,找出了9個裝有受害者頭顱的箱子。
10月30日開庭,白石的辯護律師主張他可能精神上有問題不應公開審理,并列舉了他不被關愛的童年...于是開始了漫長的精神鑒定。
鑒定結果認為白石隆浩沒有精神疾病,但他在庭上一直呈消極抵抗態度,稱:“如果不是被發現了,我確實還準備了第十個箱子...”
白石的辯護律師再次申請二次精神鑒定,結果依然表明白石隆浩具備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
2020年12月15日終審,東京地方法院以“惡意殺人、強奸、搶劫、侮辱尸體”等罪名判處白石死刑。
辯護律師曾以“童年不被關愛”“精神異?!睘橛缮暾埫庥诠_審理,但兩次精神鑒定均認定其具備完全行為能力。
此時被告律師又提出:白石是在獲得受害人同意后的“承諾殺人”,但被檢方列舉的違禁藥品、麻繩以及強J和搶劫等證據駁回。
終于,在三年后,2020年12月15日,白石隆浩以【惡意殺人罪】【殺人未遂罪】【強奸罪】【搶劫罪】【尸體侮辱罪】等多重罪名被東京地裁立川支部正式判處死刑。
2025年6月27日上午,日本法務省對連環殺人犯白石隆浩執行死刑。
04
社交媒體之殤:當“厭世”成為犯罪幫兇
此案暴露的不僅是兇手的殘忍,更是社交媒體對青少年的隱性威脅。
白石利用推特實時搜索功能,精準鎖定發布“想死”言論的未成年人,將網絡虛擬空間變為現實犯罪的溫床。
案發后,日本雖加強網絡監管,但“推特殺人魔”的陰影至今仍未完全消散。
白石隆浩的死刑,是法律對極端惡行的嚴懲,卻無法挽回9條無辜生命。
這起案件像一面鏡子,照出人性深淵的同時,也警示著:當“厭世”情緒在網絡發酵,當虛擬與現實的界限被打破,每一個點擊、每一條留言,都可能成為悲劇的導火索。
點擊下方解鎖日語治愈小劇場
戳我獲取同款入門日語資料吧
— End —
撰稿:reiga
圖源:網絡;侵刪
審校:Reihei、LEE
熱門文章推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