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的藝術生態中,如何通過一個平臺高效地鏈接藝術家、機構與收藏家?如何在藝術創作與收藏中發揮大數據、人工智能的優勢,并真正融入大眾生活?
澎湃新聞獲悉,作為上海市文創辦2024年度重點支持的在建工程項目,由上海國拍和上海外灘藝術中心合力打造的上海外灘藝術中心數智服務平臺——BAC藝術日前正式上線,這一平臺在業內首度將“藝術地圖”與“藝術數據庫”的建設相融合,并將藝術品展示、交易、拍賣、定制等業態與藝術生態培育結合在一起。
現場展示的手機端BAC藝術平臺
“這種‘技術+藝術’的平臺融合不僅改變了藝術的表現形式,也培育了藝術市場的新興業態,打通了從創作、展示到交易的全流程。”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羅毅說。
BAC藝術平臺著力于充分聯動線上線下,為藝術家、藝術機構搭建對接市場的橋梁,依托“藝展”、“藝趣”、“藝購”等核心功能板塊推動藝術融入大眾生活,提升藝術的消費廣度和深度。作為一個全新打造的線上藝術綜合體和資源整合中樞,平臺致力于成為鏈接“藝術家-機構-藏家-消費者”的超級樞紐,廣泛匯聚國內外優質畫廊、藝術機構、藝術家工作室,提供一站式的品牌展示、技術支撐、流量導入、營銷推廣與管理賦能。
上海外灘藝術中心數智服務平臺——BAC藝術正式上線儀式
在發布儀式上,BAC藝術平臺與上海羅丹藝術中心、昊美術館、上海城市藝博會、上海青年藝博會、M50創意園、藝河灣藝術區等藝術機構和藝術園區代表進行了合作簽約。
上海羅丹藝術中心現場
據了解,該平臺對互聯網藝術品電商和在線競價的規則進行了重新梳理,結合年輕消費群體重體驗,重情緒價值的消費特質,探索“線上+線下”融合的新場景,并為藝術品消費提供運輸、裝裱、修復全生命周期服務。未來基于專家團隊和區塊鏈等數字技術的接入,BAC藝術平臺將逐步構建起值得市場信賴的數字化交易閉環,傾力打造藝術品從創作、確權、鑒證、溯源到展示、交易、交付的全流程數字化解決方案。
上海外灘藝術中心總裁裴鑫(右一)代表BAC藝術平臺與外灘街道、南京東路街道、北外灘街道代表簽約
上海市文創辦專職副主任強熒認為,文創產業真正推崇的,不是“文化的產業化”,而是產業的文創化。這意味著不僅要發展產業,更要注入文化的靈魂與創意的內核,“盡管當前上海整體經濟形勢面臨一些挑戰,但上海文創產業的增加值已占到全市GDP的13%。我們制定的‘文創50條’政策,就是為文創產業發展設定的戰略指引。今天的上線儀式也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新的模板:文化產業一定要插上科技的翅膀,讓科技和我們文化產業相融合,能夠提升文化產業的高度和開闊面。”
BAC藝術平臺頁面
上海市美術家協會主席、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院長曾成鋼現場介紹說,上大美術學院畢業展的部分優秀作品也參與了本次活動,“這是我們第三期的展示,從最初的局部呈現,正在逐步拓展到全國范圍。我們期待BAC藝術平臺能夠充分發揮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優勢,幫助藝術家洞察時代發展的趨勢與社會關切,為藝術創作提供更加豐富的靈感來源。”曾成鋼說。
上大美術學院畢業展現場
上海國際商品拍賣有限公司董事長、上海外灘藝術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長戴佩華表示,BAC藝術平臺以“平臺+場景”的建設匯聚藝術資源、目前入駐平臺的滬上藝術場館已有141家,匯聚近兩月來的滬上重要展覽信息超過300場,“這一數據還在持續增長中,預計在三季度實現上海市藝術空間90%以上的覆蓋率,實現展覽、藝術家和作品信息的有效沉淀。平臺同時接入導航、咨詢、購票和預約功能,人工智能導覽功能也將在下半年推出。”
據悉,活動當天,“藝術外灘2025聯票”也在上線儀式上正式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