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長擔心孩子光腳會受涼、受傷,或是踩到臟東西,可大家知不知道,讓孩子適當光腳,其實是促進大腦發育的天然"早教課"。
人的腳底是全身神經末梢最密集的部位之一,尤其是嬰幼兒,他們的觸覺比成人敏感得多。
當孩子光腳踩在不同質地的地面上時,腳底的神經會向大腦傳遞豐富的感覺信號,刺激大腦神經元的連接,促進感覺統合能力的發展。
日本兒科專家松田道雄在《育兒百科》中提到:"嬰幼兒期多赤足活動,能增強足部肌肉力量,提高平衡感,對大腦發育有積極影響。
德國兒童運動研究機構的長期跟蹤調查也發現,經常光腳玩耍的孩子,在平衡能力、協調性和反應速度上,普遍優于長期穿鞋的孩子。
光腳長大的孩子,后來怎么樣了?
一、平衡感更好,運動能力更強
朋友家的孩子樂樂,從會爬開始就經常光腳在家活動。
剛開始,樂樂奶奶總擔心他著涼,非要給他穿襪子。
但樂樂的媽媽堅持讓他在干凈的地板上光腳爬行、學步。
結果,樂樂比同齡孩子更早學會走路,而且很少摔跤。
后來上了幼兒園,樂樂在體育課上表現特別突出,平衡木走得穩穩當當,跳繩也比其他小朋友學得快。
老師都說:"這孩子身體協調性真好。"
二、 觸覺更靈敏,學習更專注
鄰居家的女兒小雨,小時候特別怕踩沙子、草地,甚至在家都不愿意光腳。
后來媽媽了解到,這可能是因為觸覺敏感,于是開始帶她每天光腳在小區草坪上走幾分鐘。
半年后,小雨不再排斥不同質地的地面,甚至喜歡上了光腳踩水坑。
更讓媽媽驚喜的是,小雨上小學后,寫字時握筆更穩,做手工也比其他孩子更靈活。
觸覺的刺激,讓她的手部精細動作發展得更好。
三、免疫力更強,生病更少
我們老家有個說法:"孩子光腳跑,身體壯如牛。"
我表姐家的孩子從小在農村長大,整天光著腳在院子里玩。
夏天踩泥巴,秋天踩落葉,冬天偶爾也會光腳在太陽曬暖的石板上跑幾步。
結果這孩子幾乎不感冒,體質特別好。
我后來看到一篇研究才知道,適度接觸自然環境中的微生物。
其實能幫助孩子的免疫系統"學習"如何應對外界挑戰,而不是過度保護導致抵抗力下降。
光腳的好處有什么好處?
①促進足弓發育:嬰幼兒的足弓尚未完全形成,光腳能讓腳部肌肉自然鍛煉,預防扁平足。
②提高平衡能力:光腳時,腳趾能自然抓地,幫助孩子更好地感知身體重心,減少跌倒。
③增強觸覺感知:不同地面的溫度、質地刺激腳底神經,促進大腦感覺統合能力。
④提升免疫力:適當接觸自然環境中的微生物,幫助免疫系統建立更強的防御力。
⑤讓孩子更快樂:光腳踩水、踩草地、踩沙灘,是最自然的感官游戲,能讓孩子更自由、更開心。
怎樣讓孩子安全地光腳?
① 選擇合適的場地:優先在干凈、安全的草地、沙灘、木地板或室內地板上光腳活動,避免碎石、高溫地面或尖銳物。
②循序漸進:如果孩子平時很少光腳,可以先從每天10分鐘開始,慢慢適應。
③注意溫度:春秋季(20-28℃)是最佳光腳季節,夏季避免燙傷,冬季可在溫暖的室內光腳。
④及時清潔:活動后用溫水洗腳即可,不必過度消毒,讓小腳自然適應環境。
一年四季,夏季是最適合寶寶光腳的。在這個最適合光腳的季節,寶寶常光腳,大腦更靈活,媽媽們,請抓住寶寶光腳這個最佳季節。
那些通過足底傳入大腦的豐富刺激,終將轉化為孩子成長路上最寶貴的財富。
感謝你的閱讀,我是育嬰師-琦想媽媽,兩個孩子的媽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