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河北唐山遷安天元谷景區內,泡泡龍大舞臺燈光亮起,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盛宴準時上演。線上,快手直播間涌入數百萬粉絲,彈幕與禮物齊飛;線下,舞臺周圍人群熙攘,歡呼聲此起彼伏。這片曾面臨客流窘境的綜合旅游目的地,因快手“直播大舞臺”模式煥發新生,成為全國“文旅+消費”融合發展的生動縮影。
7月4日,一場聚焦“直播大舞臺帶動文旅、提振消費”模式的深度研討會在遷安天元谷景區舉行。文化和旅游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中國文化館協會、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廳、河北省群眾藝術館、唐山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遷安市人民政府及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相關代表與多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這一創新模式的成功經驗與未來發展。
快手直播品類運營中心負責人陳驍在會上宣布,快手將投入專屬百億流量,啟動“直播大舞臺百城計劃”,助力更多城市打造獨具特色的文化名片。
線上線下聯動,引爆景區人氣
“2024年7月轉型做直播大舞臺,每晚3小時直播夜生活。一年時間,我在快手粉絲突破1408萬,累計直播超千場。”唐山泡泡龍大舞臺主理人趙長龍分享了他的經歷。其舞臺的爆火,直接帶動了天元谷景區60家商戶營收顯著增長。
天元谷旅游度假區董事長陽家軍表示:“與泡泡龍團隊合作后,景區客流量翻倍增長。新增客流帶動商鋪租賃率提升8%,酒店在小長假和周末更是頻頻滿房。”
景區365便利店張女士的感受更為直接:“自從大舞臺開播,日營業額從七八百元猛增至七八千元,增長十倍。”
當地網約車司機王師傅也證實,大量外地游客專程前來觀看演出,并帶動了餐飲、住宿等周邊消費。
模式全國復制,文旅新爆款涌現
從去年開始,快手直播大舞臺的成功經驗正迅速在全國各地開花結果。在河北晉州西曹村,村民尹氏父子打造的“西曹大舞臺”首秀即吸引四五萬觀眾,周邊自發形成百余個攤位,老餡餅攤日耗面粉百斤,羊肉串攤兩月增收十萬元,生動詮釋了“舞臺搭臺、經濟唱戲”的生態鏈。
在安徽蚌埠,文旅部門、主播團隊與當地龍蝦企業聯手,依托快手平臺打造節慶標桿活動。今年5月為期10天的直播吸引1.1億人次觀看,成功將蚌埠雙墩文化、淮河風光推向全國,引發網友打卡熱潮。
河北省文旅廳副廳長王榮麗介紹,目前河北省已常態化運營18個快手“直播大舞臺”,涵蓋城市與鄉村類型,場場線下爆滿、線上觀眾數十萬乃至數百萬,探索出了一條可復制、可持續的“直播+文旅”融合新路徑。
賦能文旅消費,打造“數字新基建”
與會專家高度評價直播大舞臺模式的價值。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會長張首映指出,快手直播大舞臺模式實現了線上、線下一體,室內外場景融合一體,演出主體和觀眾主體二位一體,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統一,文旅部門及公共文化場所應積極與快手大舞臺做好結合,更好地推動文旅和消費雙方面的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院視聽研究室主任、中國旅游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冷凇認為,直播大舞臺構建了可持續的直播夜經濟生態,有效鏈接周邊消費、賦能文旅IP、共享情緒價值、助力城鎮消費提升。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北京大學城鄉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盧暉臨則強調,該模式重構了城市公共空間社交功能,通過“物理空間融合數字延伸”,使地方煙火氣得以在數字時代延續和升華,為破解城市“千城一面”提供了方案。
快手直播大舞臺的蓬勃興起,標志著直播經濟正跨越流量變現的單一維度,蝶變為激活城市文旅消費的“創新型數字新基建”。乘國家促消費政策的東風,這一創新模式正加速向全國城市鋪展,不僅為地方經濟增長注入強勁動能,更成為傳承地域文化根脈、激活鄉村振興潛能的重要載體,展現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廣闊前景。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田夢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