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17分鐘的加密電話,一句對軍方高層的輕蔑評價,讓泰國女總理的政治生涯瞬間終結。短短三天內,總理寶座三度易主,全球目光瞬間聚焦泰國。
這通電話,如何引爆了一場蓄謀已久的政治風暴?留給他信家族的最后兩條路,又到底走不走的通?
一通要命的電話,和一個“好叔叔”的背叛
一切都始于一通加密電話,一段僅有17分鐘的對話。電話這頭,是年僅38歲的泰國女總理,電話那頭,是她素來敬重的柬埔寨前首相洪森。面對泰柬邊境的緊張局勢,她用近乎懇求的語氣,希望“洪森叔叔”不要聽信那些“瘋子”的挑撥。
她口中的“瘋子”,指的是泰國軍方的高層將領,而這句輕蔑的抱怨,連同那聲親昵的“叔叔”,都被對方完整地錄了下來。按理來說,雙方政府高層的通話,在沒有經過允許的情況下,不應該被私自曝光,但結果已經證明,這是一次單方面的“被判”。
洪森幾乎在錄音泄露的同一天,就轉身對媒體痛斥他信“裝病欺騙國民”,甚至揚言要抖出更多他信“冒犯泰王室”的言論。每一句話,都像一把精準投出的匕首,直插他信家族的心臟,泰國軍方二十年來積攢的怨氣,瞬間被點燃了。
所以,佩通坦的這通電話,不但沒能成功緩和兩國緊張的局勢,更是一不小心讓自己陷入了萬劫不復的境地。很明顯,這是她自己給自己挖了一個大坑,洪森要做的只是順水推舟而已,畢竟對自己這個“侄女”,他可是沒有私交里的溫情,只有政治上的鐵血。
刀已經備好,只等一個動手的理由
這場危機,看上去是偶然,實則早已埋下伏筆。軍方高層眼中,那句“瘋子”,不過是他信家族二十年來系統性羞辱軍方的最新一筆。憤怒的火焰從軍營燒到街頭,總理的畫像被當眾焚燒,抗議人群高喊“賣國賊”。
執政聯盟內部迅速瓦解,幾位重要部長聯名辭職,導致聯盟在國會的席位驟減,搖搖欲墜。民調數據更是慘不忍睹,總理的支持率從三成以上,一夜之間跌破一成,這時候政局岌岌可危,只需要以上推波助瀾的手,他信家族的睜著生涯就可能完蛋。
而真正的殺招,來自司法系統,36名上議院議員火速聯署,以“違憲及褻瀆王室尊嚴”為名發起彈劾。由保守派牢牢掌控的憲法法院,九名法官全票通過受理此案,最終裁決毫無懸念:總理停職,雖然保留文化部長的職務,但意義不大。
法院的判決書,成了最鋒利的政變武器,所謂的民主程序,在這一刻,更像一塊遮羞布,掩蓋著背后赤裸裸的權力絞殺。軍方總司令表面上說著“尊重司法”,背地里卻放任軍方媒體鋪天蓋地地渲染“總理賣國”的敘事,司法與軍事,這對泰國政治的傳統雙簧,再次上演了一出完美的合謀。
當飯碗被砸碎,再神的“民粹魔法”也會失靈
政治上的圍剿步步緊逼,經濟上的困境則像一根絞索,悄然勒緊。大洋彼岸的美國突然宣布,要對泰國橡膠加征反傾銷稅。這記重拳,精準地打在了執政黨的核心票倉——東北部和南部的農民身上。
政府大力推行的“數字錢包”全民補貼,又因技術問題一再延遲,遲遲無法發放到民眾手中。與此同時,雞蛋價格卻一路飛漲,他信家族曾經賴以收買人心的民粹主義法寶,如今成了民眾口中的笑柄。
東北部的稻農,因承諾的中泰鐵路項目遲遲沒有進展而怨聲載道;南部的膠農,則被美國的關稅逼得走投無路。當焦頭爛額的總理試圖開直播帶貨,以示親民時,迎來的卻是滿屏的嘲諷。他信家族最擅長的民意魔法,在真正的民生困境面前,徹底失靈了。
原本只要總理的位置還在,他信家族就有足夠的時間來應對政局的不利,結果,這一通電話就將他信家族的后繼之路徹底堵死。因此,從當下的困境來看,留給他信陣營的只剩下兩條路。丟車保帥,是絕地求生還是飲鴆止渴?
棄車保帥,岌岌可危的兩條路
大廈將傾,他信家族不得不選擇斷腕求生,被推上前臺擔任代理總理的,一開始是交通部長素里亞·莊龍瑯集,兩天后就變成了國防部長普坦。他深厚的軍方背景,成了此刻唯一能與保守派溝通的橋梁。緊接著,幾位黨內元老重返權力核心,這一系列操作,信號明確:我們愿意妥協。
通過犧牲激進的改革派,將路線退回到維護現有體制的框架內,他信家族暫時避開了與軍方直接沖突的風險。然而,這究竟是絕地求生,還是飲鴆止渴?核心矛盾并未解決。憲法法院對總理本人的最終判決,導致執政聯盟的處境愈發尷尬,像是在走鋼絲。
如果選擇與剩下的進步力量結盟,可能會徹底激怒軍方,引來一場真正的軍事政變。如果選擇全面倒向保守派,則意味著必須交出內政、國防等關鍵部門的控制權,淪為傀儡。所以,剩下的兩條路,雖然很難,但已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第一條路,徹底與保守派翻臉,雖然他們之中多有軍方背景,但只要找到另外一個陣營,組成新的聯盟,就會將軍方北京帶來的影響最大范圍稀釋。而能夠被他信陣營選擇的,就是繼承了遠進黨衣缽,代表新興政治力量的人民黨。
至于第二條路,就是妥協,像軍方保守派低頭通過輸送利益維持現狀,雖然不會對執政聯盟的松散帶來改善,但起碼保證他信家族不會過快出局。但這樣的選擇無異于飲鴆止渴,面對軍方的咄咄逼人,如果不是真的走投無路,他信家族應該不會做出這種選擇。
不得不說泰國的這場變局,也給整個東南亞敲響了警鐘。當一個民選政府的總理可以在三天內被隨意換掉,當司法可以如此公然地干預政治,人們不禁要問,泰國的民主到底是什么?當傳統精英與新興民意之間的裂痕,不但沒有彌合,反而撕扯得更深了。
結語
他信家族靠著靈活的政治手腕,勉強保住了執政黨的地位,但其根基已被嚴重動搖。保守派的系統性絞殺,只會越來越嚴密。而那些被暫時打散的進步力量,依然擁有廣泛的社會基礎,隨時可能在下一次選舉中卷土重來。
軍方和司法系統,在這場博弈中進一步強化了自己的“監國”地位,政治斗爭已經徹底演變為制度化的對抗。高高在上的王室,其沉默與態度,更是成了決定天平倒向哪一方的終極砝碼。西那瓦王朝的終章,或許只是泰國民主困境中,又一個漫長篇章的開始,不是嗎?
信息來源:
光明網2025-07-04《泰國內閣授權副總理普坦代行總理職權》
京報網2025-07-04《從佩通坦到普坦,泰國一周內出現三個總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