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至7月2日,受連續強降雨影響,洛陽嵩縣、欒川等地遭遇連續強降雨過程,導致部分道路塌方損毀,個別車輛被沖走損壞。當地應急、電力、通信等部門第一時間奔赴現場,積極開展搶險搶修。
此次強降雨來勢迅猛,嵩縣白河鎮五馬寺村累計降雨量達311毫米,白河主河道流量創歷史新高;欒川廟子鎮過程降雨量142毫米,最大小時雨強74.2毫米。兩地均地處深山,供電線路多沿山順河架設,洪峰沖刷、山體滑坡導致部分電力設施受損,供電中斷。
面對挑戰,國網洛陽供電公司統籌市、縣兩級資源,以“一盤棋”作戰機制指揮嵩縣、欒川等屬地公司協同攻堅,以“水退、人進、電通”的堅定信念,在暴雨中織密“電力保障網”,用最快速度打通群眾“用電生命線”。
在嵩縣,73名搶修人員、13臺發電裝備,成立12支“黨員突擊隊”,冒雨向嵩南山區、白云山景區挺進。面對道路塌方、河道阻斷的困境,搶修人員肩扛物資徒步翻山,用“人拉肩扛”將金具、瓷瓶等急需物資運抵現場;同時與鄉鎮政府建立“每日一碰頭”機制,聯合搶通受阻道路12處,為搶修車輛和發電裝備開辟“生命通道”。
在欒川,搶修人員運用無人機在受損線路上空盤旋,通過熱成像精準定位故障點,3小時內鎖定龍峪灣景區5處關鍵故障。針對桃園村等供電中斷村莊,屬地供電公司連夜運送6臺發電機、1臺大型充電寶,在黨群中心設立“便民充電點”,保障村民手機、手電等基礎用電需求。
為加速恢復供電,洛陽供電公司統籌調配周邊縣域力量,形成“屬地為主、跨區支援”的強大合力。汝陽、宜陽、孟津等7家縣供電公司47名搶修人員、12輛應急車星夜馳援嵩縣,與當地搶修隊伍“混編作戰”;欒川供電公司同步協調鄰縣發電車資源,1輛中壓發電車、2輛低壓發電車緊急進駐龍峪灣,為景區滯留游客提供臨時供電。
截至7月3日晚,兩地供電中斷區域已通過多種方式復電,200余名搶修人員仍24小時駐守一線,實行“水退一處、排查一處”的動態搶修機制。
“群眾的燈亮了,我們的任務才算完成。”國網洛陽供電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加快設備隱患排查,加強物資補充調配,為地方恢復生產生活提供堅實電力支撐。(來源:國網洛陽供電公司 作者:楊振宇 張果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