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時間7月4日,距離日本預言中的“7.5末世”,不到12小時!
預言怎么來的?這事得從一本老漫畫說起。1999年有個叫竜樹諒的漫畫家,號稱自己能“通靈”,出版了一本《我所看見的未來》,書中收錄了她從1976年至1998年的15個“預知夢”,涵蓋國際事件、自然災害等。
魔幻的是,書中部分情節與現實事件,還真存在了不少“巧合”。1997年戴安娜王妃車禍,車禍前5年,龍樹諒的夢境中出現類似場景;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漫畫封面標注“2011年3月大災害”,畫面與實際海嘯場景高度相似。
于是,這本漫畫被部分人直接封神,二手書價格一度炒至數十萬日元,而在2021年的修訂版中,又明確預言“2025年7月5日凌晨4點18分,日本會有滅頂之災——大地震、巖漿噴發、海嘯淹沒三分之一國土”。
結果這次的新預言,也被傳的跟真事兒似的。不過說來也巧,隨著日期臨近,這段時間的日本,確實不太平。從6月21日開始,日本吐噶喇列島海域發生超過1000次地震,最大震級5.5級;7月3日,霧島連山新燃岳火山突然噴發,火山灰柱達5000米高空,導致鹿兒島機場23架航班取消。
多重“信號”一疊加,日本人徹底慌了,直接開啟“求生模式”。超市搶購狂潮,應急包、礦泉水、防災頭巾瞬間售罄;民宿訂單暴增,東京灣沿岸民宿被搶訂一空;離日旅行激增,外國游客取消率超60%,但日本國內航線又爆滿。
當然,政府和科學家早跳出來辟謠了:“預測具體地震時間?不可能!”“巖漿噴發?地理常識都沒有!”但老百姓為啥不信?原因有三:
第一,預言家之前“蒙對”過,大家覺得“再賭一把”。畢竟日本人對末世的恐懼,刻進了DNA里。1923年東京大地震死了14萬人,1995年神戶地震死6000多,2011年福島核泄漏更是讓“天災+人禍”的噩夢深入人心。
第二,社交媒體的“恐慌病毒”。短視頻一刷,“NASA內部文件”“政府秘密預警”,“全網都在囤貨逃跑”,普通人根本頂不住,這不就是現實版《釜山行》嗎?
第三也是最關鍵的,日本人集體焦慮作祟。經濟停滯、老齡化、核污水排放,社會問題一堆,老百姓心里早沒了底,囤貨、逃離、吐槽,說白了就是現實太糟心,末日預言反而成了情緒發泄口!
要我說啊,這波“末世預言”,與其說是災難預警,不如說是面“照妖鏡”,照出了日本社會的千瘡百孔與黑色幽默。不過換個角度想,這波“末日預演”也挺有用,至少讓全民復習了防災知識,民宿老板賺了錢,超市還搞了波促銷……
好了,距離“末日”只剩最后12小時,不管明天日本會不會“沉沒”,這場全民大戲,已經足夠精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