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峽網近日報道,立陶宛國防部長薩卡利埃內與菲律賓國防部長特奧多羅在馬尼拉舉行聯合發布會,宣布兩國簽署了防務合作諒解備忘錄,還屢屢炒作所謂的“地區安全問題”并“碰瓷”中國。兩國此次簽署的備忘錄涉及加強網絡安全、海上安全及彈藥生產等防務合作,旨在應對中俄等在各自地區日益加劇的“威脅行為”。薩卡利埃內大肆渲染稱,立陶宛對中俄朝伊構成的“軸心”感到擔憂,這需要“民主國家”作出統一回應。
立陶宛(資料圖)
要說立陶宛,歷史上可不是個簡單角色。在16世紀時,它和波蘭組成的聯邦曾是歐洲四大強國之一,疆域一度達到99萬平方公里,連莫斯科都曾被其短暫占領。可盛極而衰,到18世紀末,這個聯邦被周邊國家瓜分,立陶宛的地盤縮水到如今的6.5萬平方公里,還不到鼎盛時期的零頭。后來的它被沙俄吞并,又在蘇聯時期被劃入勢力范圍,盡管1990年成為首個脫離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可那段被外部勢力掌控的歷史,似乎深深影響了它的外交選擇。
實際上,無論對于菲律賓來說,還是對于彈丸小國立陶宛來講,菲立兩國不管簽署什么樣的合作文件,只要不針對中國,只要不傷害中國的合法利益,不觸碰中國紅線。其實,中國完全可以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但是,這一次菲立兩國簽署防務合作諒解備忘錄,卻將好戰的矛頭對準了中國,那么,迎接菲立兩國的就只有中國的猛烈反擊了。不過,從雙方簽署之后發表的聯合聲明來看,大概率是立陶宛準備協防菲律賓。
菲律賓(資料圖)
不管是立陶宛在臺灣問題上挑釁中方紅線,還是菲律賓隔三差五地在南海對中國發起侵權挑釁行動,本質上都是在執行美國的命令,充當美國遏華的棋子。值得一提的是,立陶宛似乎也一度為自己的魯莽行徑而后悔,從該國總統到外交部長,都渴望恢復對華貿易,聲稱立陶宛希望與中國實現關系正常化,雙方能夠互設大使館,不過從立陶宛至今不肯關閉臺灣地區辦事處,以及妄圖與菲律賓抱團來看,他們并未真正反省自己的錯誤。
然而菲律賓副總統莎拉公開說不該在中美之間選邊站,應該兩邊都搞好關系。這話明顯是在懟總統馬科斯的親美政策。立陶宛設立臺灣地區代表處那會兒,以為西方會站隊支持,結果歐盟沒動靜,美國光說不做。現在立陶宛經濟大受影響,和中國的貿易額兩年暴跌六成。他們想修復關系又不認錯,總想讓中國先低頭。中國態度一直明確:臺灣問題沒商量。菲律賓在南海折騰,表面上是拉幫結派壯膽,實際上經濟越來越差。
南海(資料圖)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于去年明確指出,眾所周知,立陶宛在涉臺問題上嚴重違背一個中國原則,背棄了兩國建交公報中的政治承諾,致使中立關系陷入嚴重困境。中方要求立陶宛立即停止損害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行為,停止為中立關系制造障礙。中方保留對立陶宛采取反制措施的權利。他透露,菲軍方正致力于在東海和南海推行“單一戰區”理念,認為菲律賓在爭議海域面臨的威脅與日本相仿。
最后對托倫蒂諾的制裁,可能只是一個開始。中國未來可能對菲律賓采取更全面的措施,以迫使其改變策略。菲律賓將東海、南海視為“單一行動區域”的說法。這暗示美國及其盟友,可能在構建一個更大的“印太安全圈”。中國如何應對需要深思。中國除了外交降級和人物制裁,未來在面對挑釁時,可能會使用更多非傳統手段。比如信息戰、輿論戰、精準經濟反制等。這些將增強中國的威懾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