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要完蛋了!哪吒汽車開啟6萬臺清倉大甩賣,股東希望公司破產重組,還要罷免CEO。哪吒汽車子公司賬戶只剩500塊。5月29日,哪吒上海總部外墻logo深夜被偷偷鏟除。網傳前CEO更是已身處英國,疑似跑路。
很多人知道,哪吒大概率是周鴻祎在各種場合數落CEO張勇,很快成為網友們茶余飯后的談資。但從24年末開始,哪吒就深陷泥潭:全員兩次降薪,削減研發團隊,三大工廠均已停擺,創始人被9次限高,130家供應商堵門討債,欠款60億。
往常五一假期,車主遭遇APP斷網,售后網點消失,二手車殘值暴跌60%。最荒誕的是,汽車官網因流量欠費在假期癱瘓,被網友戲稱連上網的錢都沒了。曾經的新勢力銷冠為何突然陷入破產邊緣?真的是名字的問題嗎?正如網友所說,九死一生嗎?如果你是CEO,你會怎么辦呢?
先給各位常關注CEO相關內容的觀眾介紹一下哪吒的情況。從2014年誕生至今,哪吒一共推出了9款車型。最早的哪吒N01,再到純電小車哪吒 V,后續有高端化車型哪吒S和哪吒GT,后面還有主打家庭市場的哪吒L 。手下有兩名大將張勇和方運舟 。新手村車型哪吒N01在2019年以5.98萬的價格做到380千米續航,在補貼退坡的情況下也賣出了將近1萬臺,但后續增長緩慢。到2020年,順勢推出了哪吒U。
奈何因為市場不夠成熟,N01的失敗讓張勇頭疼不已,不得不學起當年在北汽新能源的做法,通過網約車閃電站直接賣給網約車運營公司,后來更是直接推出網約車特供版來快速起量。到2022年做到數萬的銷量,周鴻祎還抽空入了股。
這段時間里,新勢力都忙著沖擊20萬以上的中高端市場,傳統車企還在想著如何轉型,入門純電市場沒幾個競爭對手,再加上張勇和方運舟之前的經驗,對于這個價位如何打性價比都很有一套,哪吒自然一下子就打開了市場。但哪吒汽車的崛起有點像運氣好中了頭等獎,不屬于你的東西,終將還是會離你而去。
2023年,哪吒終于體驗到主流車企的“飽和式轟炸”。五菱繽果與比亞迪海鷗上市,和哪吒V的價格定位完全重合,啪的一下,很快,一個照面,哪吒就被沖擊到了。其次,價格戰打響,越來越多主流品牌車型開始下探到哪吒所擅長的價位。消費者沒理由放著比亞迪等品牌不買,而去買一個二線新能源品牌,難道圖它不要錢?
哪吒也成為2023年首家銷量負增長的新勢力,被強行推上高端化轉型之路。一下子步子邁大了,發布了20萬起的轎跑車型哪吒S 。據說原本沒想定這么貴,但是因為電池大漲價,加上剪刀門設計,成本實在降不下來。拋開性價比不談,普通用戶進店第一句話可能就是:這不是那網約車嗎?誰也不想陌生人拉開車門報手機尾號吧。
當然,哪吒S的設計思路還是非常超前的,現在越來越多車企追捧的“增程發動機加大電池”思路,哪吒在2022年就開始采用了,純電續航300千米,這要是其他新勢力都得大肆宣傳。所以周鴻一說哪吒營銷不行,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哪吒汽車可能干了十分,宣傳連五分都不到。
但都這樣了,哪吒又推出一個更冷門的雙門4座電動跑車哪吒GT pro,真把自己當保時捷了,最近年銷量僅5608輛。這個時候公司經營狀況已經開始不對,開始拖欠供應商尾款。哪吒這才推出小理想版的哪吒L ,并且憑借張勇的面子換來了3萬的爆單銷量,遠超所有人預期,直接把供應商弄懵了。
哪吒L的交車周期普遍在一個月以上,因為無法及時交付,哪吒L的退單率達到新高。業內正常退單率一般在20% - 30%,哪吒L達到30% - 40%,不但讓哪吒損失很多銷售額,同時對自身經銷商體系也是一次重擊。最讓人無法理解的是,哪吒L逐漸恢復交付后,沒有繼續加碼哪吒L ,反而推出了哪吒S列裝版。這個時候能明顯感覺到哪吒高層內部分歧很大。
據調研,哪吒L只是臨時抱佛腳,從2022年一堆內部廢棄方案中翻出來,火急火燎就上市了,甚至很多設計不合理的地方都沒改,連成本都打不平。其次是定位問題,我覺得只要哪吒L尺寸和軸距再加長30毫米,就可以從中型SUV劃分到中大型SUV,19.9萬買一臺中大型SUV,很香的好嗎?
也是因為虧本賣得越多虧得越多,所以高層覺得需要轉換方向。但是只要有持續訂單,提升規模,也是可以和供應商談價格,慢慢降低成本的。國內消費者天生喜歡SUV,哪吒S怎么都不可能拿到和哪吒L一樣的訂單。沒有訂單,供應商憑什么給你賒賬投資,怎么敢給你錢?沒有現金流,怎么維持公司運營呢?結果也不出所料,現金流崩塌,陷入被申請破產和供應商堵門要錢的現狀。
哪吒這鬧得哪是海,是股東大會啊!最終,2024年12月,張勇離職,創始人方運舟不得不走上臺前收拾爛攤子,明確了接下來4個發展目標:全力以赴實現IPO ,在未來2 - 3年,實現銷量一半在國內,一半在國外;2025年整體毛利率轉正;2026年公司整體盈利。你會發現這不是當年威馬的老路嗎?在產品競爭力不足,市場份額被蠶食后,轉而開拓海外市場和上市。那這條路哪吒能走通嗎?
我們先看海外市場。泰國目前是哪吒主要海外市場,從2024年7月在泰國推出哪吒X以來,已經交付1400輛。10月登頂泰國純電SUV銷量第一,哪吒汽車全系位居泰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第二。看上去很不錯,但泰國本土市場天花板最多也就80萬。如果想以泰國為跳板進軍全球市場,就需要大量時間和金錢。但目前哪吒最缺的就是時間和錢,顯然等不起,更致命的還在后面。
根據東盟新車評估計劃1月9日發布的碰撞結果,哪吒V在碰撞測試中獲得零星評價。該組織特別指出,這是2021 - 2025協議下首個獲零星評級的車型。無論在哪,我覺得汽車安全問題都不能被忽視。當然,這并不代表國內哪吒產品質量,我相信國內產品質量肯定過關。5月16日,海外事業部總裁周江也離職了。6月5日,泰國本土經銷商直接開啟清庫存拋售,以29.9萬泰銖(約6萬多人民幣)的底價清倉出售旗下哪吒車型。
與極越的轟然倒塌不同,哪吒汽車更像是慢慢走進了ICU 。哪吒汽車出海這條路怕是有點難走。
哪吒從2020年就開始IPO進程,但到如今仍未上市成功。在看完長達517頁的招股書后,我發現幾個有意思的事。首先是銷量數據對不上,哪吒官方披露的銷量數據與招股書中披露的有所出入,三年下來,官方披露數據高出1.6萬輛。
其次,研發費用數據也對不上,2021 - 2023年研發費用合計47.62億元,但財務報表中,這三年研發開支總計變成30.5億,相差足足17億元。當然,也可能是統計口徑問題。比如在盤點2023年中國新能源銷量排名時,比亞迪在2023年已經300萬銷量,而哪吒銷量遠低于44萬。
本來年初會有40億融資款到賬,能解哪吒燃眉之急。但資方一看,目前哪吒負債接近百億,而哪吒汽車資產評估下來只有11億多,負債率接近100%,就提出解決30億債務后再投資。其中三分之二是供應商欠款,于是在3月舉行債轉股大會,也就是70%轉股,30%免息分期。
簡而言之,供應商70%的債權將轉化為合眾汽車股權,剩余30%債權作為無息留債,以現金方式分期償還,債權平均分為15期,今年5月開始每月1期。但是在5月底,愿意接受債轉股方案的供應商僅能幫助哪吒化解約20億債務,剩下部分難以解決,導致該方案最終宣告失敗。投資方不滿,據說提出罷免方運舟才繼續提供資金支持。
目前哪吒走到這步田地,公司管理層肯定難辭其咎。作為公司的“船長”,方運舟、張勇都被形勢牽著走,最終迷失方向,看不清前方。與極越的轟然倒塌不同,哪吒汽車更像是慢慢走進了ICU 。哪吒后續能不能挺過這一波,我不知道。但我們可以從歷史上被救活的企業看到一些所需具備的基礎條件。
被合肥救活的蔚來汽車,雖然一直飽受爭議,賬面虧損嚴重,但不可否認,它的換電體系獨一無二,也有中國首個自主設計的全鋁車身平臺。在王鳳英加入小鵬之前,小鵬內部貪腐嚴重,問題多得像讓男生選口紅色號,但它在輔助駕駛和電耗上的表現,在國內也是領先的存在。但是提到哪吒汽車,你會想到什么呢?
某種程度上來說,一家能挺過難關的車企,它的困境只能是暫時的,且要有隨時可用的“即戰力”,只是當下湊巧短時間無法擺脫。也只有這樣,才會有人愿意出手救它。拋開技術層面冰冷的壁壘,單從年銷量這一關鍵指標來看,一個愈發明顯的趨勢是,按照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測算,2025年車企若想盈虧平衡,基準線為20萬輛。若想實現穩定發展,頭部車企給出的答案是年銷50萬輛。
我覺得隨著威馬、高合和極越等車企接連出現問題,國內新能源產業應該警醒,口喊高端,頻繁推出新車,真的就能搶占市場嗎?特斯拉目前就靠Model 3和Model Y撐起如此高的銷量。所以我認為品質才是產品核心,應該減少一些“補丁式”創新,性能、安全、智能才是核心競爭力。產品的創新不是口號上的創新,而是一步一個腳印做好產品,消費者才能感受到品牌的誠意。
每當我們討論新勢力還剩幾家的時候,確實代表國內新能源產業的欣欣向榮,但同時,背后那些破碎的家庭、荒廢的廠房以及出問題的車機系統都在提醒我們,每一個轟然倒塌的估值神話背后,都是無數普通人被碾碎的人生。畢竟當資本盛宴散場時,收拾殘局的永遠不會是穿著西裝的操盤手,而是那些被碾碎的經銷商、供應商以及車庫里永遠等不到配件的老車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