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對華連退兩步后,又對華退讓一步。7月9日就是美國暫緩90天關稅的截止日期,但特朗普對歐日印韓等國依然態度強硬,揚言要發函增加關稅。
而歐盟、日本、印度、韓國已做出選擇,準備硬剛特朗普,默克爾也出來獻計歐盟對美關稅戰。
7月2日,美國對華連讓兩步,取消了對華出口集成電路設計軟件的禁令和對華乙烷出口的限制。7月3日,美國又告知通用航空,將重啟向中國出口噴氣式發動機。
據彭博社報道,7月3日,特朗普對記者表示,他的政府最快將于周五開始向貿易伙伴發送信函,告訴他們與美國做生意的關稅稅率。它們的關稅率可能介于10%至20%,也可能介于60%至70%,各國將從8月1日起繳納對等關稅。
目前,美國和英國、越南達成了貿易框架協議,與中國達成互降關稅的臨時協議。很明顯,這是特朗普在和中方達成臨時協議后,開始威脅、整治其他主要貿易伙伴國。
那么,歐盟、日本、印度、韓國的態度如何?
我們先說歐盟
目前,歐盟貿易專員謝夫喬維奇正在華盛頓推進協議談判。7月3日,馮德萊恩表示,在7月9日所謂“對等關稅”談判截止前,“不可能”與美方達成最終協議。
馮德萊恩還表示:歐盟已準備好達成協議,希望通過協商解決問題。但如果無法達成令人滿意的協議,歐盟已準備好一系列潛在反制措施。這就是歐盟的態度,談不成就對等報復。
歐盟和美國的關稅很復雜,涉及1.5萬億歐元貿易額。目前美國對歐盟還有50%的鋼鋁關稅和25%的汽車及零部件關稅,特朗普并不想讓步,而是想施壓歐盟妥協,歐盟也已準備好一份1100多億歐元的制裁清單。
最近,針對特朗普政府對歐盟的關稅威脅,默克爾也出來表示,歐洲“必須保持團結、不被嚇倒,應當以對等關稅予以回擊”。
我們接著說日本
日前,特朗普說日本被寵壞了,他不確定與日本能達成協議。他還威脅日本,如果美日無法達成協議,那美國就對日本征收30%-35%的關稅。
不過,日本也不想妥協。7月2日,石破茂就直接回應這種威脅,他反諷特朗普政府:“你們與其加征關稅,不如通過貿易來維護國家利益!”很明顯,這次日本想跟特朗普硬剛到底。
我們再來說印度
近日,特朗普宣稱將與印度達成一項“非常重大的協議”,稱該協議將“打開”印度市場。其實,美印在貿易談判方面,還有很多重大分歧,包括農業和工業方面。
美國要求莫迪政府開放農產品和乳制品市場,但印度把這兩個市場看成為紅線,不想妥協讓步。因為這兩個市場涉及印度7億農業經濟的利益,而印度農民是很大的選舉票倉。
在工業方面,印度希望美國減免鋼鐵和汽車零部件等方面的關稅,但遭到特朗普政府拒絕。與此同時,美國堅持要求印度大幅削減對美國汽車(目前為100%-110%)等的關稅。
可以說,不想吃虧的特朗普遇見了愛占便宜的印度莫迪,兩者很難在短期內達成貿易協議,印度也有自己不可妥協的紅線。
最后我們說韓國
韓國新總統李在明已經上任一個月了,7月3日,他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將盡快改善中韓關系!”至于美韓關稅協議,韓國目前的經濟并不好,韓國官員也表態會維護國家利益。
隨著李在明的上臺,韓國必然會調整外交和經濟關系。李在明是進步力量,必然不會像尹錫悅一樣跪舔美日。那也意味著,韓國在關稅談判上,不會輕易對特朗普政府讓步。
從目前特朗普對各國的關稅談判情況來看,特朗普起先最想讓中國讓步,但遭到中方強力抵制失敗后,和中方優先達成臨時協議。而現在,特朗普是準備向盟友開刀,這再一次證明了中方當初強硬對抗的正確。
7月9日馬上就到,歐日印韓很難和美國達成協議。特朗普要么延長談判期,要么就和自己的盟友開戰。中方倒可以穩坐釣魚臺,因為中方有特朗普難于拒絕的籌碼,而別國沒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