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拼搏正酣。位于新邱經濟開發區的三一(阜新)風機智能制造產業鏈項目建設現場比氣溫更“燃”。記者日前走進這里,只見機械轟鳴,塔吊林立,車輛穿梭,建設者們正以鋼筋為筆、混凝土為墨,爭分奪秒推進工程建設。
“項目自今年3月開工以來進展順利,目前主體結構已完成50%,廠房基礎施工和園區管網鋪設均已完工。”項目總監王文斐話語中透著干勁,“我們正在全力以赴搶抓工期,確保10月如期投產。”
經過多年發展,阜新憑借豐富的“風光”資源與雄厚的產業基礎,成為三一重能扎根東北長期發展的首選之地。去年6月,在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推動下,三一重能與新邱區簽署了產業項目投資協議,推進三一(阜新)風機智能制造產業鏈項目正式在阜新“落地生根”。該項目計劃總投資約20億元,集合發電機制造產線、老舊風機再制造產線與10兆瓦級以上大兆瓦風機制造工廠三大主力產線,利用三一重能智能制造優勢與數字化轉型經驗沉淀,塑造東北區域高端清潔能源裝備制造標桿,助力我市打造遼寧省產業鏈最完整、技術最先進、產業配套最齊全、輻射帶動力最強的陸上風電裝備產業集群。
據悉,該項目一期規劃的發電機制造產線,能同時承載主機與電機兩大業務,實現年產150臺套主機、500臺套電機生產能力,預計7月底前完成主體工程建設、10月底前達到生產條件。未來,二期規劃的單機10兆瓦級以上大兆瓦風機智能制造工廠與老舊風機再制造產線,還將通過循環利用技術,推動阜新風電產業向綠色低碳方向升級。
項目攻堅突破,服務精準護航。市領導牽頭成立專班,完善“領導包保”“專班服務”等工作機制。新邱經濟開發區為項目配備“項目管家”,抓好全流程、全鏈條、全生命周期的服務保障,從審批手續到日常協調全程跟進,使項目建設周期較海外同類項目縮短50%,為產業鏈延伸按下“快進鍵”。“從項目落地到建設推進的每一個環節,阜新市始終秉持為企業服務的理念,積極協調各方資源,全力解決實際困難。這種全方位、多層次的支持,讓我們深切感受到厚道阜新是投資的沃土。”三一重能新能源投資公司總經理周龍如是說。
今天的鋼筋水泥,將成為明日綠色發展的脊梁。未來,三一重能將深度融入我市清潔能源產業發展大局,以三一(阜新)風機智能制造產業鏈項目為依托,發揮本土化新能源“鏈主”企業的引領示范作用,吸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聚集,以風電裝備全產業鏈的協同發展推進我市新能源產業結構優化和轉型升級,同時在產業投資、風資源開發、風電場EPC建設等諸多領域持續發力,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記者 包 穎
編輯 張 瑾
初審 李 悅
終審 楊 洋
責編 馮思媛
總監 孫希強
轉自:阜新微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