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2025年7月1日,美國、日本、印度與澳大利亞四國外交負責人齊聚華盛頓發布聯合公報,以“捍衛海上通行權利”為由,對中國劃定兩條界限:“不得干擾東海既有格局”、“不得打破南?,F有態勢”。
美日印澳“四邊機制”
聲言剛出,美國海軍“華盛頓”號航母戰斗群即穿越巴士海峽進入南海,直抵黃巖島附近水域,并邀請多個盟友一同“亮相”。
這四個國家到底懷揣何種意圖?
美國航母
四國聲明
這份外交文件絕非尋常文本,措辭中充斥著“高壓水炮”、“強行沖撞”、“軍事部署”等針對性指控用語,將中國依法行使主權行為曲解為“單方面挑釁”。
日本外務大臣巖屋毅
文中所謂“反對改變當前狀態”,說穿了就是試圖阻撓中國在本土海域捍衛領土完整,其根本目的不言自明:為菲律賓的試探性舉動提供庇護傘。
更隱晦的是所謂“艦上觀察員任務”,美日澳三國海警人員登上美軍巡邏艦,在中國周邊海域實施近距離偵察。
馬科斯
這無異于將監控設備架設在中國門前,四國在聲明中特別指出“反對對菲律賓采取報復措施”,實則是給小馬科斯政權預留任意挑釁的操作余地。
美日印澳啟動“船上觀察員任務”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這幾個國家各自心懷算計,日本因美國提高汽車進口稅而心存不滿,推遲了原定舉行的美日“2+2”會議。
圖源網絡
印度一面參與對華強硬表態,一面又與中國就西部邊境事務展開磋商;澳大利亞一邊配合戰略圍堵,一邊加大對華礦產出口。這樣一個貌合神離的聯盟,究竟能走多遠?
日本首相石破茂
航母闖海
“華盛頓”號的航行路線揭示了美國的戰略布局,6月10日從日本橫須賀啟程,6月30日接近宮古群島,7月1日精準配合四國聲明發布時間進入南海。
剛抵達南海,便急不可待地邀約伙伴登艦觀摩F—35C戰機起降演練,生怕外界忽視其存在,然而實際情況是,航母全程開啟定位信號,艦載機也不敢隨意升空,儼然成為“移動靶標”。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原計劃為期三天的巡航任務,不到20小時便倉促撤離,連既定軍演也取消了。這哪是來“捍衛航行自由”的,分明是來刷存在感,結果被中國軍隊的海空力量嚇得狼狽逃竄。
7月3日下午,新華社發布簡要通報:南部戰區圍繞黃巖島啟動??諔饌溲策墸俜揭曨l中,054A型護衛艦大理艦劈波斬浪,殲—16戰斗機伴隨轟—6K飛行,機翼下掛載的鷹擊—12超音速反艦導彈鋒芒畢露。
美國盟國外交官、菲律賓媒體乘飛機登上“華盛頓”號參觀
這款“航母克星”性能驚艷:4倍音速、射程達400至500公里、配備250公斤彈頭,一枚命中即可令萬噸級驅逐艦失去作戰能力,轟—6K無需靠近黃巖島上空,在美軍防御圈外便可發動飽和打擊。
幾乎同時,汕頭海事部門公布南海實彈演習落點坐標,外交語言轉化為炮火軌跡,這是最清晰的底線宣告:朋友到來歡迎備酒,敵人來襲迎頭痛擊。
南海背后的戰略棋盤
美軍此次闖入正值中國雙航母編隊調整部署之際,遼寧艦剛剛完成菲律賓東部海域170架次艦載機訓練,山東艦亦在南海待命。
汕頭海事局發布航行警告
兩支航母戰斗群合計30萬噸鋼鐵洪流,首次深入太平洋第二島鏈,菲律賓的冒險投機終嘗惡果。
耐人尋味的是東盟的整體沉默,當四國防長在香格里拉對話會上鼓吹“遏制中國”時,未見任何東盟國家響應,或許這些區域國家心中雪亮:真正破壞“現狀”的,正是那些年復一年在南海橫行霸道的域外軍艦。
信源:澎湃新聞2025—07—02——美日印澳宣布啟動“四方關鍵礦產倡議”,確保供應鏈安全和多元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