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度哥
日前,理想汽車(2015.HK)公告2025年6月交付量。其交付新車36279輛,同比下降24.06%,環比下降11.2%。從整個上半年來看,理想汽車維持增長,累計交付20.38萬輛,同比增長7.9%。
值得一提的是,5月有媒體報道,理想汽車內部將今年全年排產目標調整至64萬輛,其中增程L系列目標52萬輛、純電產品(包含MEGA)目標12萬輛。此前,理想汽車的銷量目標是70萬輛,其中純電i系列5萬輛,增程L系列至少56萬輛。
由此計算,理想汽車目前僅完成了全年銷售目標的31.86%左右。在上半年,理想汽車推出了理想MEGA(參數丨圖片) Home家庭特別版、理想MEGA Ultra智能煥新版和理想L系列智能煥新版,下半年,理想汽車的純電SUV理想i8、理想i6將上市發布。理想汽車能否憑借這些車型完成既定的年度銷量目標呢?
1
月均銷量不足5萬●
6月27日下午,理想汽車發布公告更新2025年第二季度交付量展望。公司現預計將在2025年第二季度交付約10.8萬輛汽車,其此前發布的交付量展望為12.3萬至12.8萬輛。
理想汽車表示,該調整體現了公司為長遠發展而升級銷售體系所帶來的短暫影響。公司有信心,在理想i8上市前完成組織升級的工作,以更好的組織能力迎接新的產品周期。
同一時間,理想汽車發布全新組織架構調整和人事任命:原“研發與供應群組”和“銷售與服務群組”整合并入新成立的“智能汽車群組”,對理想汽車智能汽車業務的戰略到經營閉環負責;總裁馬東輝將擔任智能汽車群組的負責人,向董事長兼CEO李想匯報。李想仍將負責汽車業務相關的產品線、產品部、品牌、戰略等團隊,并將更多精力投入AI領域。
李想表示:“為了承接理想汽車邁入千億規模后對組織能力的新需求,支撐智能汽車業務從戰略制定到執行落地,我們對企業組織架構進行了相應調整。智能汽車群組成立后,將通過研發、供應、銷售、服務的端到端經營與深度協同,更有力地支撐面向用戶的價值創造、價值傳遞與經營閉環,為理想汽車構筑面向下一個階段的領先優勢。”
從下調交付展望到發布全新的組織架構調整背后,理想汽車正面臨交付量增速的放緩。2023年,理想汽車交付37.6萬輛,同比增長182.2%;2024年交付50.05萬輛,同比增長33.1%;2025年上半年,累計交付20.38萬輛,同比增長7.9%。
在2025年第一季度業績說明會上,理想汽車管理層曾表示,“在煥新版車型上市以后,銷量表現符合我們的預期,并且呈現健康增長的趨勢。目前,每周的銷量已經超過了1萬臺。在五月份,截止到目前,在20萬元以上NEV(新能源汽車)的市占率我們已經達到了14.7%。我們很有信心煥新版車型的銷量將很快回到月銷5萬臺的水平。”
2025年4月和5月,理想汽車相繼發布了理想MEGA Home家庭特別版、理想MEGA Ultra智能煥新版和理想L系列智能煥新版。在第一季度財報中,理想汽車表示在此次產品陣容煥新后,全系配備理想AD Max高級輔助駕駛系統的車型將升級到性能更強的英偉達Thor-U芯片,配備理想AD Pro輔助駕駛系統的車型也將升級到地平線J6M芯片并增配激光雷達。
從2025年單月交付來看,理想汽車尚未回歸月銷5萬的水平,甚至僅有5月交付量突破4萬輛。1月-6月,理想汽車分別交付2.99萬輛、2.63萬輛、3.67萬輛、3.39萬輛、4.09萬輛、3.63萬輛。煥新車型對交付量的提升作用還未明顯展現。值得一提的是,在2024年12月,理想汽車便交付了5.85萬輛。
從目前的銷量走勢來看,理想汽車要回到月銷5萬臺的水平,還需要更多車型的助力。
2
業績增速放緩●
交付量增速放緩,理想汽車的業績也難免受到影響。2023年-2024年,理想汽車的收入分別為1238.51億元、1444.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73.5%、16.6%;2023年凈利潤首次實現全年盈利為118.09億元,2024年凈利潤同比減少31.9%至80.45億元。
2024年凈利潤下滑一方面是成本提升。理想汽車銷售成本同比增加19.1%至1148億元;毛利率從2023年的22.2%下降至2024年的20.5%;研發費用同比增加4.6%至111億元;銷售、一般及管理費用同比增加25.2%至122億元,受以上影響,理想汽車的經營利潤同比減少5.2%至70億元。
另一方面,理想汽車的利息收入及投資收益金額同比減少12.6%至18億元;所得稅費用為13億元,而2023年所得稅收益14億元,主要由于轉回若干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減值準備,2023年錄得非現金性質所得稅收益人民幣20億元。疊加經營利潤下滑,理想汽車的凈利潤出現了31.9%的下滑。
2025年第一季度,理想汽車的業績下滑更為明顯——收入259億元,同比增長1.1%;凈利潤6.47億元,同比增長9.4%。收入增速、凈利潤增速均僅剩個位數。
而在業績增速放緩背后,理想汽車正在降本增效。2025年第一季度,理想汽車銷售成本同比增加1.3%至206億元。營業費用同比減少14%至50億元;研發費用同比減少17.5%至25億元;銷售、一般及管理費用同比減少15%至25億元。
彼時,理想汽車管理層給出的第二季度預期目標為,季度交付量為12.3萬輛至12.8萬輛,同比增長13.3%至17.9%;季度營收達到325億元至338億元,同比增長2.5%至6.7%。
在降本后,理想汽車仍需要尋找更多的途徑來提高收入與凈利潤增速。
3
“內卷”產品布局●
從上半年的銷售體量來說,理想汽車仍在頭部新勢力陣營,但僅看增速,理想汽車不及零跑、小鵬亮眼。
2025年上半年,零跑汽車交付22.17萬輛,同比增長155.68%;理想汽車交付20.38萬輛,同比增長7.9%;小鵬汽車交付19.72萬輛,同比增長279%;蔚來汽車交付11.42萬輛,同比增長30.6%。
在銷量增長背后,各大新勢力都在豐富產品陣營。零跑構建了A、B、C、D四大系列的產品矩陣,各自對應6萬-10萬元、10萬-15萬元、15萬-20萬元、20萬-30萬元價格區間。其中D系列首款車型計劃2026年第一季度量產,進一步完善零跑在30萬級高端市場的布局。
目前,理想汽車在售產品為增程式SUV以及純電MPV,其純電SUV車型將在2025年下半年上市——理想i8將于7月正式發布;理想i6將于9月發布。李想在2025年第一季度電話會議上表示,當現有的SUV車型,包括增程式SUV和純電SUV以及其他相關車型全部交付后,達到3000億元的年營收規模,且產品覆蓋范圍達到一定程度后,會根據真實的市場需求,推出價格更合適的MPV和轎車產品。
作為對比,理想汽車2024年的年營收規模為1444.6億元,還不足3000億元的一半,顯然理想汽車要推出轎車車型可能還要等待很長的時間。
以往主打純電的小鵬汽車也開始布局增程車型。據媒體報道,小鵬汽車至少規劃了5款增程車型,包含轎車與SUV。其首款增程車型G01也在近期曝光。同時,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曾表示,到2026年底,小鵬汽車將全面覆蓋10萬至50萬的價格區間,推出從緊湊型車到大型車的完整產品線。
蔚來在蔚來主品牌外,推出了樂道、螢火蟲子品牌,主品牌主打高端市場,樂道定位20萬-30萬元的主流家庭市場,螢火蟲則定位精品小車。但近段時間,蔚來的三大品牌又深度整合。
而另一端的小米汽車在僅靠轎車車型小米SU7,在2025年上半年就完成了超15萬輛的銷售成績;6月底,小米汽車首款SUV車型YU7上市,小米汽車開售18小時,小米YU7鎖單量突破24萬臺。
鴻蒙智行目前憑借問界、智界、享界、尊界完成了高端SUV、智能轎跑、高端商務以及超豪華的產品布局。與上汽合作的尚界,定位15萬元-25萬元的市場,首款車型計劃2025年第一季度上市。
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新勢力們都在進一步完善產品布局,如布局增程+純電的雙線發展,拓展車型種類,以及覆蓋更多價位段,以獲得更多增量。對理想來說,其作為最早實現盈利的造車新勢力,有著一定的市場優勢。但隨著交付量增速的放緩,其業績增速也受到影響,如何提高自身競爭力,提高增速也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作者丨衛河
來源丨車圈能見度(CarVisibility)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