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被以色列、美國隱身戰斗機、轟炸機虐成狗的戰例極大震動中東國家:它們不是恐懼,而是擔心伊朗與美國、以色列的交火殃及池魚,最受影響的莫過于埃及—它的蘇伊士運河收入被美國、胡塞武裝、以色列的沖突幾乎癱瘓了…對于埃及,最大的威脅來自于美國政府解決以巴沖突的方案:將加沙地帶數百萬巴勒斯坦人“移民”到埃及,然后將加沙地帶移交以色列管理、美國負責開發—簡直就是將一個巴勒斯坦“人口氫彈”在埃及引爆!
這顆巴勒斯坦“人口氫彈”讓約旦、黎巴嫩等相繼淪為西方附庸國的慘痛教訓歷歷在目:埃及作為沙特、阿聯酋等國的軍事保鏢,絕不能也落入猶太財團之手!
如果埃及需要反對美以的荒唐“建議”,它必須擁有可以自主的國防實力:如果還是以西方制武器為國防核心,那么埃及只能屈辱接受—這是沙特、阿聯酋等國也不可能接受的方案:必須讓埃及擁有與以色列空軍對等的空軍實力;
雖然,埃及主力戰機(F-16、幻影-2000、"陣風")面臨部分老舊機型換代壓力,且西方裝備受政治條件限制(如美國對F-35的出口管制):特別是領略中國空軍的網絡空戰體系、印巴5.7大空戰以后,埃及覺得只有隱身戰斗機符合需求了…殲-35A作為第五代隱身戰機,可填補埃及在高性能隱身戰機領域的空白,應對地區潛在威脅(如土耳其F-35的缺席、以色列已裝備F-35);
埃及長期依賴美歐裝備(占空軍70%),但近年積極推行"多極化"軍購策略,已引進中國"翼龍"無人機、遠程防空導彈等裝備。采購殲-35A可減少對西方的依賴,增強戰略自主性—沙特、阿聯酋每年給予埃及的軍事援助超過美國和西方國家;
殲-35A預估單價約7000萬-1億美元,顯著低于F-35(約8000萬-1.1億)和"陣風"(超1.2億),且中國通常提供靈活融資方案(如貸款、易貨貿易);中國軍售不附帶人權、民主等政治條件,對埃及更具吸引力—埃及已經可以從沙特、阿聯酋的軍事援助中得到自主采購權;
根據IMF、SIPRI等國際組織統計,在2020-2024年,沙特每年提供約25億-40億美元給埃及,主要形式包括2013年一次性50億美元),武器采購補貼(支付埃及購買西方裝備的部分費用),石油贈款(年均15億美元,部分折算為軍費)等;
阿聯酋則每年提供約20億-30億美元:形式包括直接投資埃及軍工企業(如阿拉伯軍工組織);聯合裝備采購(代付費用);基礎設施換軍援(如西奈半島換防空系統,難道是FD-2000?);
美國每年提供約13億美元(法定上限):固定年援助12.5億(外援法案FMF);反恐專項撥款(約1.5億/年),但是,美援實際到位常因人權問題扣減(如2023年僅撥付8.7億);歐盟/法國每年約3億-5億美元:包括低息貸款購裝備(如"陣風"戰機貸款)、軍事培訓合作;
沙特+阿聯酋年均援助≈45-70億美元,遠超美國+歐洲的≈16-18億美元—沙特和阿聯酋更加有話事權!
沙特視埃及為對抗伊朗與穆斯林兄弟會的"北非支柱",2022年簽署《利雅得-開羅防務一體化協議》,要求埃及軍隊介入也門、蘇丹沖突;阿聯酋以低于市價30%向埃及供氣(年均價值12億美元),換取埃及海軍保護阿聯酋紅海-曼德海峽航線;
沙特和阿聯酋希望通過"石油美元"替代美國軍援,降低埃及對F-16等美制裝備依賴,為采購中俄武器鋪路—沙特2023年代埃及支付法國"陣風"戰機尾款(9億歐元),使埃及規避了美國制裁風險;
美國會常以"人權記錄"(如西奈半島行動)凍結援助,2020-2024年實際撥付率僅68%;FMF資金必須購買美國裝備(如2024年埃及被迫用剩余FMF采購M1A1坦克升級包,而非更急需的防空系統);IMF報告(2024)中提到,埃及外儲中"海灣特別存款"達289億美元(占外儲42%),可直接兌換為軍費,而美國FMF僅為記賬額度。
SIPRI武器轉移數據庫,2019-2023年埃及進口武器資金中:
- 54%來自沙特/阿聯酋(含能源抵付)
- 28%來自美國FMF
- 18%來自法德貸款
埃及正推動國防本土化(如"阿拉伯軍工組織")。中國在技術轉讓上態度開放,可能允許部分生產線落地埃及,契合其工業自主目標。
所以,埃及積極主動尋求隱身戰斗機的到來:《簡氏防務周刊》2023年報道指出,埃及將殲-35A視為"替代F-35的可行選項",并分析其可能通過石油貿易等非美元方式支付,規避外匯壓力;《國防新聞》2024年援引埃及軍方消息人士稱,中埃已就"未來戰斗機合作"進行秘密磋商,殲-35A是核心議題之一,但未進入正式談判階段;中東媒體《Al-Monitor》分析認為,埃及若采購殲-35A將引發美國關切,但此舉是"對美國軍售限制的理性回應",尤其在美國暫停對埃部分軍援后;中國官媒《環球時報》英文版(2024年)報道沈飛集團向"北非國家"展示殲-35A模型,被廣泛解讀指向埃及,但未獲官方證實;
埃及若采購殲-35A也有壓力,例如,可能面臨美國制裁(如《以制裁反擊美國敵人法案》CAATSA),影響其每年13億美元軍援;何況,埃及空軍以西方體系為主,整合殲-35AE需重建后勤、訓練鏈,成本高昂;殲-35AE尚未經歷實戰檢驗,而埃及傳統上傾向成熟裝備;
埃及對殲-35A的興趣是“戰略多元化+性價比驅動”的理性選擇,但受制于地緣政治風險,短期內可能保持觀望。若美埃關系持續波動,或殲-35A在解放軍服役表現優異,埃及很可能成為該機型的首個中東用戶。目前談判仍處早期階段,需持續關注后續動態。
- 埃及國防部長是否訪華考察沈飛集團
- 2025年埃及防務展(EDEX)中國展臺是否公開展示殲-35A
- 美國是否對埃釋放F-35出口松動信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