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
對于2025年的A股上市公司并購行情,筆者只能用這兩個字來形容。
IPO日報從幾個維度對今年來上市公司的并購情況進行了統計:
1、從并購上會項目數量上來看,今年上半年已經達到去年全年的86.67%。
2、從受理情況來看,今年初至5月中旬,上市公司籌劃資產重組已披露超600單,是去年同期的1.4倍;其中重大資產重組約90單,是去年同期的3.3倍;已實施完成的重大資產重組交易金額超2000億元,是去年同期的11.6倍!
另外還有一個現象值得注意,那就是今年以來,滬深交易所并購重組委審核了13家上市公司的并購重組項目,除了羅博特科首次上會暫緩審議,目前過會率為100%。
制圖:佘詩婕
筆者以為,當前A股上市公司并購熱情如火,它的背后有根本性邏輯:利用優勢的融資渠道,通過并購的方式,實現快速甚至跨越式發展,或者改變目前經營不利情況。而在經濟不景氣之時,這種情況可能更容易發生。
另外,筆者發現,當前A股市場的火熱并購和全球證券市場的趨勢一致:2025年上半年并購交易金額增長15%至1.5萬億美元,10億美元以上大型交易增長19%,顯示出資金向規模企業集中。其實這種情況比較好理解。這里有三個商業邏輯:1、強強聯合,抱團取暖;2、大魚吃小魚,搶占有利行業地位;3、找到救命稻草,扭轉困境。
當前世界政治經濟面臨巨大的不確定性,俄烏沖突數年至今未解,以伊沖突再顯中東地區的政治動蕩,美國掀起的關稅大戰讓世界貿易格局突變。而當前的世界政治、經濟和軍事的不確定性讓企業經營變得更加困難,特別是一些中小企業。
如何擺脫這種困境?各個國家和地區各有各的招。中國政府與時俱進,針對當前的世界政治經濟格局變化以及國內的實際情況,出臺或修訂各種政策,推動企業及時轉向,以實現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如《關于深化科創板改革服務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八條措施》《關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市場改革的意見》以及修改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等等一系列政策,為上市公司通過并購重組提升產業鏈韌性營造良好環境。
在此背景下,我們看到了強強聯合式并購:海光信息與中科曙光重組,國泰君安與海通證券吸收合并,中國船舶合并中國重工。強強聯合能讓企業在經濟困難期發揮強大資本作用,順利度過困境。與此同時,還有一堆的上下游產業并購以及跨界并購案例的產生,這些企業可以通過并購快速獲取核心技術如搶占市場,如東山精密收購索爾思光電,可以直接突破800G光芯片技術壁壘,從代工向擁有核心器件躍遷;而億華通收購旭陽氫能則可以貫通“制-儲-運-用”氫能全鏈。而一些傳統行業增長乏力,倒逼推動并購之舉,如地產公司*ST金科欲置入光伏資產。另外,許多IPO不成功的企業,也成為上市公司理想的吸收目標。
在欣喜看到上市公司并購熱情爆發的同時,筆者也要提醒一下熱衷炒作并購概念的投資者:并不是所有的并購都會成功;即便并購成功的案例,其日后的整合也未必能達到預期。而縱觀當前許多并購案例失敗后,只留下一地股價炒作之后的雞毛。
作者 光云
版面編輯 佘詩婕
1
2
3
4
如果您有IPO、并購重組等上市公司相關的【獨家線索】需要分享,歡迎發送郵件至郵箱: ipowgw@ifnews.com
IPO日報是《國際金融報》旗下新媒體,對平臺刊載內容享有著作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