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這趟大陸行算是演砸了。帶著臺灣青年從福建逛到甘肅,又是祭祖又是座談,臨到敦煌演講卻突然脫稿拋出"和平民主統一"論調,強調"非武力"和"尊重臺灣民意",當場被國臺辦負責人糾正。回臺后里外不是人,馬辦急忙放出"找補"視頻滅火,可惜大陸這邊早看透了這套把戲——有些話一旦說出口,就像潑出去的水,再怎么擦也留痕。
這位曾經的"藍營共主"玩得一手好平衡術。大陸行程里刻意強調炎黃子孫血脈相連,轉頭就在關鍵問題上踩紅線。所謂"民主統一"的提法,骨子里還是"兩岸對等政治實體"那套舊思維,把2300萬人的意愿和14億人的民族大義放在天平兩端稱重。國臺辦那句"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不存在什么‘臺灣民意’凌駕于國家主權之上"的回應,直接把窗戶紙捅破了。
馬英九的困境折射出島內政治人物的集體尷尬。想在大陸撈點交流紅利,又怕被綠營扣"賣臺"帽子;要展現"愛臺灣"立場,又觸犯大陸底線。這種走鋼絲表演,連他自己2015年在新加坡的"馬習會"都不敢玩。如今卸任后反倒放飛自我,究竟是政治判斷失誤還是刻意試探,恐怕只有他辦公室的幕僚們心知肚明。
島內輿論場對此事的撕裂反應值得玩味。綠媒狂歡式炒作"馬英九被大陸訓斥",藍營名嘴急著辯解"原意遭曲解",卻沒人敢直面核心問題——"民主統一"這個偽命題本身,就是給"臺獨"勢力遞刀子。當臺灣地區前領導人公開把"民意"與"統一"對立起來,等于變相承認了"臺獨公投"的合理性,這種政治毒藥大陸怎么可能咽得下去?
更耐人尋味的是馬英九選擇在敦煌這個文化地標發難。莫高窟的飛天壁畫見證著千年中華文明,藏經洞的典籍記載著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歷史記憶。在這個象征文化認同的圣地談"兩岸對等",就像在故宮太和殿前討論"臺灣地位未定論",文化符號與政治話語的錯位,暴露出某些人精神上的分裂狀態。
眼下馬辦放出的澄清視頻,與其說是補救措施,不如視為政治止損。但大陸民眾的記憶沒那么短暫,2016年那句"不排斥統一但任內不談"的舊賬還沒翻篇呢。當"維持現狀"的遮羞布被扯下,某些人騎墻派的政治底色終究藏不住。畢竟在民族大義面前,從來就沒有左右逢源這回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