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電影《少林寺》在大陸公映,票價僅一毛錢,卻創下了一個多億的票房奇跡。
銀幕上,李連杰飾演的覺遠和尚揮拳踢腿,銀幕外,一首柔情似水的《牧羊曲》隨風飄蕩,唱醉了無數人的心。
“日出嵩山坳,晨鐘驚飛鳥,林間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歌聲清澈純凈、溫婉細膩,如泉流潺潺,似白云出岫,讓人于萬丈紅塵之中,胸襟被蕩滌一新,唱這首歌的,正是當時被譽為“中國第一抒情女高音”的鄭緒嵐。
可就是這樣一個在國內爆火的女星,沒想到轉臉就移民了,只不過下場凄慘。
1958年,鄭緒嵐出生在北京一個軍人家庭,作為家里最小的孩子,她卻偏偏對軍裝不感興趣,唯獨鐘情于藝術,尤其是音樂。
5歲就敢登臺表演,15歲便考入中央音樂學院學習,妥妥的“根正苗紅”加“藝術天才”。
1977年,19歲的鄭緒嵐跟著父母在天津生活,即便如此,她也從未放棄音樂夢想。業余時間參加唱歌比賽,一首《情深誼長》驚艷全場,被東方歌舞團團長相中,從此開啟了歌舞團的生涯。
剛進歌舞團時,人才濟濟,鄭緒嵐只能做個“路人甲”,站在舞臺最后,整整一年都沒有單獨唱過歌,但她沒有氣餒,也沒有靠父母的關系走捷徑,而是默默苦練,每天晚上熬夜練聲,別人休息時,她還在琢磨唱腔。
1978年,團里給了她一個出國學習的機會,一年后歸來,鄭緒嵐仿佛脫胎換骨,她演唱的《太陽島上》迅速走紅,征服了全國觀眾,成為歌唱界冉冉升起的新星。
1983年,首屆央視春晚上,鄭緒嵐唱響《大海啊故鄉》,更是讓她家喻戶曉,紅遍大江南北。
那時的她,拿獎拿到手軟,報紙上全是她的名字,唱片供不應求,甚至她在舞臺上穿的粉色毛衣、牛仔褲都成了時尚爆款,賣到脫銷。她不僅是實力派歌手,更是引領潮流的時尚達人。
事業如日中天的鄭緒嵐,在1986年迎來了人生的轉折點。
一次出國演出,鄭緒嵐結識了美國人愛德華,愛德華自稱是外交官,出身音樂世家,能說中文,還長得高大帥氣。
他對鄭緒嵐展開了熱烈追求,承諾能借助美國資源幫她在音樂上更上一層樓。
沉浸在愛情里的鄭緒嵐,成了典型的“戀愛腦”,對方說什么她都相信。
團里領導得知她和外國人談戀愛,多次找她談話,讓她在愛情和工作中做選擇。但此時的鄭緒嵐早已被愛情沖昏了頭腦,為了能和愛德華在一起,她瞞著單位,和其他演出公司簽約。
可紙終究包不住火,演出前一天,單位知道了此事,下達了“封殺令”,全國演出場所都不準她演出。
但團里愛惜人才,希望她回頭,可她鐵了心要辭職,把工作證、住房鑰匙都還給了單位。
1989年,鄭緒嵐做出了一個更驚人的決定:放棄中國國籍,加入美國國籍,然后飛往美國和愛德華結婚。
當時的她,對未來充滿了憧憬,以為從此就能和愛人在異國他鄉過上幸福的生活,繼續追求她的音樂夢想。
現實給了鄭緒嵐沉重一擊。
所謂的“音樂世家”“外交官”都是幌子,愛德華只是一個普通的企業職員,婚后的生活,遠沒有她想象的那么美好。
她在美國生下孩子,成了全職太太,每天圍著家庭和菜市場轉,從國內的事業女強人變成了普通主婦。
語言不通、文化差異、三觀不合,讓她和愛德華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多,爭吵不斷。
更讓她難以忍受的是,愛德華和別的女人曖昧不清,最終,“被玩膩的鄭緒嵐”終于被丟棄,兩人在1994年離婚。
離婚時,鄭緒嵐幾乎是凈身出戶,還帶著孩子,失去了國籍,失去了事業,在異國他鄉舉目無親,生活陷入了低谷。
那段時間,她過得十分艱難,不得不靠親朋好友的接濟維持生計。
走投無路的鄭緒嵐,想到了回國。
可歸來之路,又如何會容易?
1996年,鄭緒嵐帶著兒子回到中國,希望能重拾舊業,找回曾經的輝煌。
可此時的中國樂壇早已今非昔比,新人輩出,王菲、那英等新生力量引領著流行音樂的潮流,屬于鄭緒嵐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她嘗試聯系演出商和電視臺,卻回應寥寥,無奈只能參加一些小演出,觀眾不多,甚至有人中途離場。
更讓她難受的是,國內輿論對她并不友好。
很多人認為她是“叛國者”,為了美國人放棄一切,如今被拋棄了才想回國“撈金”。
“戲子本就下九流!崇洋媚外被拋棄,如今回國想撈金?”這樣的指責和謾罵,像針一樣扎在鄭緒嵐的心上,她百口莫辯,只能默默承受。
2003年,命運再次給了她沉重一擊,她被診斷出腸梗阻,需要手術治療。
可手術過程中,醫生操作失誤,把健康的腸子切除了,壞的腸子卻留了下來。這次醫療事故讓她的身體徹底垮了,很長一段時間只能靠止痛片度日,體重暴跌,生活幾乎不能自理。
就在她被病痛折磨得痛不欲生時,她遇到了生命中第二個愛人,一位大學教授。對方給了她很多支持和照顧,讓她灰暗的生活看到了一絲光亮。
可命運弄人,2005年,男友被查出癌癥去世。這接連的打擊,讓鄭緒嵐一度想放棄生命。
在最絕望的時候,鄭緒嵐想到了兒子,她不能倒下。于是,她重新燃起了對生活的希望,積極尋求治療。
在好友朱時茂的幫助下,她找到了301醫院的專家賈寶慶,做了修復手術,身體才慢慢好轉。
恢復健康后,鄭緒嵐沒有放棄音樂。
2008年,鄭緒嵐在北京保利劇院舉辦了“追憶似水年華”音樂會,當《牧羊曲》《太陽島上》等經典歌曲再次響起時,臺下掌聲雷動,很多觀眾熱淚盈眶。這場演唱會,不僅是她事業的重啟,更是她人生的轉機。
之后,鄭緒嵐開始頻繁參加演出和公益活動。有人說她是為了“撈金”,但她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她參加了很多義演,把大部分報酬都捐給了慈善事業,還獲得了“愛心責任大使”的稱號。她去社區給孤寡老人唱歌,用歌聲溫暖他們的心靈。
2020年,在金雞百花電影節上,鄭緒嵐演唱《大海啊故鄉》時一度哽咽。
或許,在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之后,她對祖國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感情。
如今的鄭緒嵐,已經60多歲了,但她依然活躍在舞臺上。雖然不再像年輕時那樣光芒萬丈,但她的歌聲里多了一份歲月的沉淀和人生的感悟。
只不過這份人生感悟代價有些大,如果不是懷有崇洋媚外的心理,也不會被淪落到如此凄慘的地步,只有受傷了才想起祖國的好,也難怪很多人不能接受她的回歸。
對此,你是怎么看待的,你能接受移民混不好的藝人回國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