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占理兒。
最近刷到一段視頻,看得我差點把后槽牙咬碎。
山東菏澤某一農村的迎親隊伍,一輛紅色轎車堵在村口,車上的新娘抱著手機紋絲不動。新郎攥著手機在車外來回踱步,額角青筋直跳。
旁邊圍觀的村民舉著手機拍個不停,有人喊:“趕緊把救護車截住!別讓她跑了!”
這不是什么家庭矛盾現場,而是一場“騙婚”的高潮戲碼。
故事的女主角,我們暫且叫她小A。
按男方的說法,兩人經人介紹認識,小A很快“意外”懷孕。農村人講究“肚子等不得”,于是男方給了女方39.96萬彩禮,領了證,訂了酒店,就等著辦婚禮。
誰知道,婚禮前一天,小A突然變卦:“得加五萬上車禮,不然不嫁。”
男方傻了眼——彩禮已經掏空了家底,哪還有余錢?但婚期都通知親戚了,酒店、車隊、喜宴全訂好了,總不能說黃就黃?新郎咬咬牙,找親戚湊了錢。
接親當天,迎親車隊到了小A家樓下。小A上了婚車,卻又開口:“上車禮不夠,得再加。”新郎急得腦門冒汗,為了面子,又咬牙給了。
可等車隊到了新郎家,小A往車里一癱:“下車禮沒十萬,不下車。”
這時候的新郎,終于醒過味兒來了。
他不是拿不出錢——是看透了對方的套路。從懷孕到領證,從彩禮到上車禮、下車禮,每一步都是“測試”:測試男方要面子的底線,測試男方家人的容忍度,測試這場婚姻到底能“榨”出多少油水。
更讓人氣炸的是,據知情人爆料,這已經是小A第三次“結婚”了。前兩次,她用同樣的手法,累計賺了70多萬彩禮。
視頻里,小A看男方真急了,先是想上娘家車逃跑,被村民攔住;又打電話叫120裝病,想坐救護車溜;最后看實在躲不過,才松口退彩禮。
但轉身又說“不想要肚子里的孩子了”,開口要4萬“補償費”——連肚子里的孩子,都成了她談判的籌碼。
最諷刺的是,有網友扒出小A家人的聊天記錄,里面有人后悔:“早知道拜完堂再鬧,那錢更難要回來!”
小A的事上了熱搜后,評論區炸了。
有人翻出類似案例:某女子離婚四次,靠彩禮和房產賺了115萬,年紀輕輕“財富自由”;有姑娘在社交平臺分享“騙婚經驗”,教同行“如何選目標”“怎樣坐地起價”“退彩禮時如何少還”;甚至有“撈女培訓群”明碼標價,教女孩“如何用懷孕當籌碼”“怎樣把婚姻變成提款機”。
更魔幻的是,這些人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她們管這叫“新時代女性獨立”“利用規則賺錢”“男人傻就該被坑”。
為什么越來越多女孩敢把婚姻當賭局?
答案可能讓你心寒:因為這門“生意”,成本太低,風險太小,收益太高。
成本:只需要一張結婚證、一個“意外”懷孕(甚至假懷孕)、幾次“臨時變卦”的演技;
風險:就算被識破,最多退部分彩禮——法律上,“騙婚”很難定性為詐騙,除非能證明“以非法占有為目的”;
就算男方起訴,也只能要回部分彩禮(比如共同生活過、發生過關系,有孩子的話,法院通常只是調解歸還);
收益:一次“成功”能賺十幾、幾十萬,多騙幾次就能“財富自由”,比上班、打工輕松百倍。這簡直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有人可能覺得:“騙婚的是少數,大部分姑娘還是好的。”這是事實,但現實里,一顆老鼠屎,總能壞了一鍋湯。
知乎網友分享了自己身邊的真事,他有個表弟,去年相親認識了個姑娘,處了三個月,姑娘說“想結婚”。表弟一家歡天喜地準備了18.8萬彩禮,結果臨到訂婚,姑娘突然說“我媽要28.8萬,少一分不嫁”。表弟家咬咬牙湊了,結果領證當天,姑娘又提“得加5萬買鉆戒”。
表弟急了:“不是說好了28.8萬包括所有嗎?”
姑娘翻了個白眼:“我媽說的是‘起步價’,現在行情漲了。”
表弟當場提了分手。后來才知道,那姑娘之前訂過兩次婚,每次都是快結婚時“坐地起價”,最后男方忍不了退婚,她就“合理”收一筆彩禮。
現在,他表弟一提相親就犯怵:“我怎么知道對方是真心結婚,還是來‘賺差價’的?”
這就是最可怕的地方——幾個騙婚的“聰明姑娘”,讓所有想好好過日子的普通人,都成了受害者。
男孩們開始懷疑:“她要這么多彩禮,是真心跟我過,還是想撈一筆?”
女孩們也委屈:“我不要彩禮,別人說我‘倒貼’;我要彩禮,又被懷疑是‘騙婚’。”
婚姻原本該是兩個人攜手對抗生活的契約,現在卻成了一場“誰先暴露底線”的博弈。
該治的不是“窮”,是“惡”
有人說:“騙婚屢禁不止,是因為窮。”但小A們的案例里,她們并不窮——她們只是發現,“騙婚”比上班、種地、做小生意來錢快得多。
真正該治的,是“惡”。法律上,“騙婚”之所以難定罪,是因為很難證明“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很多騙婚者會故意領結婚證、辦婚禮,甚至上床、共同生活,讓男方無法舉證“詐騙”。
但我查了相關案例,2023年江蘇有一起“騙婚案”,女方半年內三次結婚,每次收10-20萬彩禮后消失,最終被法院以“詐騙罪”判刑3年。
這說明,只要證據充分(比如多次騙婚、無共同生活意愿),法律是能嚴懲的。
問題是,普通男方家庭往往“耗不起”。打一場彩禮官司,要取證、起訴、開庭,少則半年,多則一年;就算贏了,女方可能早把錢轉走,執行困難;更關鍵的是,農村人“怕丟人”,寧可吃啞巴虧,也不愿把“家丑”鬧上法庭。
這就給了騙婚者空子——她們賭的就是男方“要面子”“怕麻煩”,賭的就是法律懲戒的滯后性。
寫這篇文章,不是要攻擊所有女性,而是想撕開“騙婚”這層惡心的遮羞布。
婚姻是兩個人的承諾,不是“你不仁我不義”的交易;彩禮是對新生活的祝福,不是“坐地起價”的籌碼。
那些把婚姻當賭局的姑娘,或許現在覺得“賺到了”,但她們輸掉的,是自己的底線,是別人的信任,更是所有普通人對“真誠”的期待。
也想對男孩們說:結婚前,多留個心眼。
查查對方的婚史、征信,保留彩禮轉賬記錄,別被“懷孕”“逼婚”沖昏頭腦——真正想和你過一輩子的人,不會用“威脅”的方式逼你就范。
更想對法律和社會說:對騙婚者的寬容,就是對善良者的殘忍。
該加大對“多次騙婚”“以結婚為手段詐騙”的打擊力度了。讓那些想“靠騙婚致富”的人明白:這世上沒有“穩賺不賠”的惡,只有遲早會來的代價。
而我們普通人能做的,就是守住自己的底線,睜大自己的眼睛——咱不騙人,也不能被人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