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消息,2025年7月的首爾,熱浪裹挾著政治風暴席卷而來。前總統尹錫悅走向法院接受內亂案審判時,一段錄音正悄然引爆輿論旋渦——錄音中那句“V下達了命令”,如利刃刺穿了韓國軍方的秘密行動,也撕裂了朝鮮半島脆弱的和平帷幕。
韓國國會情報委員會執政黨干事樸善源在2025年6月30日的記者會上,首次擲出軍方內部證詞:去年10月朝鮮聲稱擊落的入侵平壤的無人機,確系韓軍所為。而更具沖擊力的是,特別調查組獲取的錄音顯示,一位高級軍官直言不諱:“我聽金永大司令說,V下達了命令。”在軍方密語中,“V”即指時任總統尹錫悅。另一段錄音中,金永大本人更清晰點明:“V下達了命令,我們必須在國防部或聯合參謀本部不知情的情況下執行。”
尹錫悅(資料圖)
這些無人機被曝光的任務目標令人心驚:故意向平壤散發傳單并主動暴露行蹤,只為激怒朝鮮出手。據錄音透露,尹錫悅及其親信對所謂“成果”竟“鼓掌興奮”,甚至下令“再執行一次”。當金永大在錄音中談及后續“戒嚴”與“北風行動”時,其語氣充滿了“羞愧”。更值得玩味的是,韓國國防部審計辦公室發現,2024年10月有兩架小型偵察無人機在邊境“失聯”,卻未按規定說明原因。樸善源尖銳質疑:這很可能是無人機墜毀朝鮮后,為掩蓋而編造的“訓練損失”。
這些碎片拼湊出一個令人窒息的圖景——尹錫悅政府不惜策劃一場邊境沖突,以誘導朝鮮“先動手”。一旦朝鮮反擊,尹錫悅便可順勢啟動“戒嚴令”,為其攫取更大權力掃清障礙。更甚者,有韓媒揭露其曾計劃在戒嚴后暗殺反對派領袖并嫁禍朝鮮,制造“國家危機”以圖長期掌權。韓國特別檢察官辦公室已將此視為關鍵證據,指向尹錫悅觸犯刑法第92條“煽動外國侵略罪”,若成立最高可判死刑或無期徒刑。
李在明(資料圖)
李在明政府上臺后閃電出手,絕非僅僅是政治清算。2024年10月朝鮮曾憤怒公布238份飛行計劃及無人機殘骸,指責這是“不可原諒的軍事挑釁”,而當時尹錫悅政府強硬否認。朝方隨即炸毀南北連接鐵路,動員百萬青年備戰,半島驟然滑向沖突邊緣。李在明此刻公布真相,無異于向朝鮮遞上一份遲到的清白證明:那場險些點燃戰火的危機,實為韓國自導自演的挑釁。
李在明的行動邏輯清晰而緊迫。甫一上任,他便緊急停止對朝擴音廣播,次日朝鮮默契停播“噪音反擊”。他快速批準6個民間團體恢復對朝接觸,推動人道援助與文化交流,并承諾重啟軍事熱線。這每一步,都在艱難縫合尹錫悅留下的信任裂痕。他深知,只有以真相為基石,才可能重建對話通道,避免韓國在美朝博弈中被徹底邊緣化。
李在明(資料圖)
然而朝鮮的沉默耐人尋味。朝鮮領導人并未因韓方的“自曝”而熱情回應。歷史教訓讓平壤對首爾的“善意”保持警惕;更重要的是,朝鮮的戰略焦點早已轉向與美國直接對話,核心訴求是解除制裁——僅靠韓國示好難以撬動僵局。李在明試圖接續文在寅時期的融冰努力,但尹錫悅的“無人機陰謀”如同投入水面的巨石,漣漪擴散的裂痕需要時間撫平。
當朝鮮展示無人機殘骸時,無人預料這冰冷的金屬碎片終成刺向韓國前總統的利刃。李在明以真相為刃,斬斷了栽贓嫁禍的鏈條,卻也挑開了半島傷疤下更深的政治膿瘡。這場無人機掀起的政治風暴,揭開的不僅是前任的“死罪”嫌疑,更是整個民族站在懸崖邊的歷史拷問:當權柄淪為賭注,和平是否終成祭品?
半島的和平從來脆弱如紙,一次蓄意挑釁就可能將其徹底撕裂。李在明選擇用真相縫合傷口,但信任的重建比證據的呈現艱難百倍——當無人機的殘骸從嫁禍的工具變為清白的證物,半島的和平天平依然在歷史的迷霧中搖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