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歲港姐季軍半工讀牛津商學院?這姐的時間管理比《愛·回家》劇情還離譜。
說起來呂慧儀的履歷本來就夠拼——2004年香港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畢業(yè),2006年港姐季軍入行,現(xiàn)在靠《愛·回家之開心速遞》里的「熊若水」成了觀眾眼里的「熟面孔」。但最近她又搞了個大新聞:悄悄半工讀拿下牛津大學賽德商學院的Executive Leadership課程,成績還不錯。
別覺得明星讀書輕松。她日常要拍日均12小時的處境劇,還要管自己開的教育中心,時間掰成三瓣用。她在社交平臺吐槽,剛開始根本不敢聲張,怕太久沒拿筆會跟不上。結(jié)果呢?等接放學、做美甲、廣州來回的車上,甚至看老板練水(大概是等朋友?)的空隙,全被她塞進了做筆記的時間。
等接放學、做美甲時都在寫筆記——這哪是時間管理,是時間打劫。
她提到班里同學更有意思:有大企業(yè)領導、醫(yī)療機構(gòu)高管,還有小公司主管,全球各地的人湊一起。香港就她一個,但討論時反而打開了新視角。「以前總困在自己的框框里,現(xiàn)在看問題能繞著圈想了。」這話說得實在,畢竟牛津的課不是讀死書,思維碰撞才是重點。
我特佩服她那句「慶幸當初悄悄努力的自己」。現(xiàn)在多少人喊著「我要學習」,結(jié)果書買了兩本,筆記軟件下了三個,最后連翻開的勇氣都沒有。呂慧儀倒好,42歲的人了,沒靠「學霸人設」博關注,就這么悶頭啃下牛津的課程。
成績出來那天她發(fā)動態(tài),說滿足感之外更覺得「還有進步空間」。這話聽著像謙虛,其實是真通透——能把碎片時間榨出知識的人,哪會輕易滿足?
有人可能覺得,明星有錢有資源,讀個高管課不難。但換個角度想,她要是只想躺著賺錢,完全可以不折騰。畢竟《愛·回家》播了快十年,「熊若水」早成了觀眾的「電子閨蜜」,教育中心也運營穩(wěn)定。這時候還去牛津充電,更像一種對自我的較勁。
想起之前看她采訪,說當港姐時總被標簽「長腳蟹」(因為身高178cm),后來演「熊若水」又被說「搞笑女」。現(xiàn)在半工讀牛津,倒像在給人生貼新標簽——不是「港姐」,不是「演員」,而是「持續(xù)成長的人」。
你說這算卷嗎?我倒覺得是清醒。42歲的人最明白:外貌會老,角色會換,只有裝進腦子里的東西,才是最穩(wěn)的底氣。
最后想問問:要是你每天被工作、家庭占滿,還敢挑戰(zhàn)這種「半工讀」嗎?或者你身邊有沒有像呂慧儀這樣,悄悄把生活過成「副本全開」的人?
聲明:本文中信息來源于網(wǎng)絡,不保證完全正確無誤,僅供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